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注入“亲情”文化 让班组更像“家”
2月22日,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矿综采区采煤大班长王海国刚下六班点班,没有急着回宿舍休息,径直到其他同事的家中做起家访来,这与往年的他大相径庭。
工作之余忙窜“亲”
21时下午,职工王彦明家中。“今天,我看你上班精神恍恍惚惚的,咋会事?”王班长关切地问。“可能是没休息好的原因吧,孩子现在小,每天都闹着俺睡不好觉!”“原来如此,…”后来,王班长跟他说了疲劳作业的利弊,还补充道:“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我们宿舍补觉!”从元月份开始,没有特殊情况,他每天都会到职工家窜“亲戚”。
王海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们班的职工大部分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思想情绪波动也大,难免有孤独感、失落感!为让职工感到温暖、感到被重视、被尊重。我们严细推行班组长谈心制,并进行了升华,做到‘八必谈’,即出现三违、情绪低靡、精神不振、意识消沉、红白喜事、家中变故、岗位变动、受到处罚情况时必谈。多用情感动职工,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现场管理重“交流”
21日刚下班时,一位职工想图省事,刚要爬皮带溜子到对面的人行道上,被王班长抓了个正着:“小郭,危险!小心为好!”把小郭叫住后,他又细心地给他讲身边的案例,告诉他潜在的危险性,并满怀信心地对小郭说:“相信我们小郭今后做得会更好!”
这并没有结束,在升井途中,他还征询小郭的意见,看他到底认识到错误没有。他改以往的强硬管理为鼓励式管理,这仅是注重“交流“的一方面。他告诉笔者,他把这项工作作为检验自己能力提升的标准,做到在日常管理中要主动征询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听取职工的观点和看法;多给予职工对自己的行为申辩的机会等,让他们感到班组就是一个家,他们之间更像是亲人、是兄弟。
班组例会让职工当“家长”
21日晚,班组例会上,赵有福在会上津津有味地讲道:“这个月,我们区将对12900工作面的三角煤进行彻底回收。在工作面机头30米采用调采方式,具体工作措施是…”今年以来,每次工作例会上,他都会从职工群众中挑选一名职工开班组例会,让他们在会上说工作方案、工作措施、操作要求、质量标准,行使“家长”权力。
他介绍道:“让每一名职工都当一次领导,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站在班组层面的位置看待工作程序,使各道工作便于更好更快落实;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职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提高自身劳动技能,推动工作高效开展,而且,我们还要把他当作一项长效机制,长期开展。”
吕学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