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6|回复: 0

沃土觅芳菲 秀木始成林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高技能人才培养纪略

发表于 2021-11-19 14:40: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就是从这里,先后走出数名全国知名、享誉齐鲁的技能大匠。从全国第二届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代旭升到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林;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薛梅到中国石化劳动模范、齐鲁工匠候选人张建国;再从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胜利油田采气工技能大师李志明到胜利油田创新创效标兵、首席技师姜小兵,全国技术能手张翠娟……耳熟能详的工匠、技术能手犹如一张张靓丽名片,让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放射出无穷的魅力。
  机制牵引,
  铺就技能提升“快车道”
  “竞聘、评选、竞赛犹如‘三驾马车’,拉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说起技能团队建设,该厂人力资源组织部高级主管吴争东如是说。
  在东辛采油厂,技能序列进步全是竞聘实现的。他们围绕业务发展设置首席技师、主任技师、责任技师等高技能岗位序列,严格考核评估,对解决难题、技术创新、传帮带等指标量化,能者上,庸者下。目前,该厂已进行8届高技能岗位竞聘,在聘首席技师5人、主任技师10人、责任技师70人,做到技能团队的有序接替。
  他们推动压实评选机制,向在技术创新、难题攻关、合理化建议等方面有明显成效的技能人才倾斜,每年评选技术能手20人,并给予3000元激励,优先推荐参加上一级能手评选。目前,全厂先后培养全国技术能手2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9人、省部级技术能手3人、直属单位技术能手69人,牵引了技能提升。
  该厂还推动“竞赛”培养塑造高技能人才。赵海英获全国一类技能竞赛男女混合组第十名,张翠娟获全国二类技能竞赛第一名,张晓琳、谢方立先后获得中国石化技能竞赛第一名。
  赋能提素,
  锤炼技能强企“生力军”
  “师带徒”培训机制是该厂推进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厂师带徒结对367对,成为赋能提素的助力。
  去年来,李志明结对的徒弟张翠娟获中国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张建国结对的徒弟夏敬敬成长为厂主任技师、获油田技能竞赛金奖。
  该厂固化常态化培训,探索形成理论课堂和实训课堂 “双课堂”,脱产和半脱产“双学制”,培养和评价“双结合”,院校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双基地”,院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的“五双”培养模式,员工技能本领不断提升。
  他们还推动 “信息化”培训升级,搭建技能培训云平台,推行“线上+线下”“远程+现场”的立体培训模式,大师培训网已注册会员1337人,浏览45万人次,成为技术咨询、交流共享的重要阵地。
  载体带动,
  打造技能创新“突击队”
  “没有企业搭建的平台,自己就不会有好的成长空间。”技能大师李志明说,“工匠一线行”让他找到了破解难题、创新创效的方向。“工匠一线行”就是让技能工匠为一线班组“献一计、攻一关、赛一场、传一招、带一人”,推动出人才、出成果、解难题、创效益。今年,该厂技能工匠先后送教帮扶、培训指导员工230名,解决技术难题32个,帮扶班站井口防渗漏装置150套、皮带机涨紧装置35套、无线网桥3套,助力了油藏经营。
  他们还推进“揭榜挂帅”行动,让技能工匠带着问题沉到一线,实现了难题征集、张榜招标、揭榜挂帅、难题攻关、转化推广的闭环推进,今年共征集难题100余项,立项48项。
  该厂还注重发挥工作室牵引作用,推动技能传播与攻关创效,今年就组织技能讲座11场次、技术交流活动28次,推动了技能人才成长。目前,仅张建国创新工作室就实施技术交流265次,完成创新成果217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集智研发的 《多功能油井热水循环洗井装置》累计创新700多万元,高技能团队已成为厂里的攻坚“突击队”。
      姜化明 王鹏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