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自建住房的现实和困惑
资金雄厚的海航集团为职工自建住房,其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背后,是企业关怀职工、为民造福的表现,是展示企业良好形象、胸怀职工的有效载体,我们为有这样的企业拍手叫好。笔者认为,该做法应该能在全国得到推广。
众所周知,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但是,在企业的和谐发展中,我们必须从企业的现实出发,为企业的未来考虑。企业为职工自建住房,不仅需要企业凝聚力量,关爱职工,还尚需企业雄厚的资金做后盾,这样才能彰显企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逐渐解决职工住房难、买不起房子的困惑。目前,困惑我们的是很多企业面临着资金困乏、生产形势紧张、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一些企业发展愿景不算乐观,在这种情况下,相信谁也不敢以牺牲企业未来发展为前提,掏出巨额资金为职工自建住房的,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傻事,相信谁也不会去干的。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良好的环境和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及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无疑是国有企业为职工自建住房的最大优势,运用自身的资金优势为职工自建住房,乃是平抑房价的灵丹妙药,可体现出国有企业团结、向上、凝聚的力量。国企为职工自建住房,会慢慢迫使社会对房子的总需求量降低,住上企业自建住房的人越来越多,职工对商品房需求量会越来越小。当商品房供大于求时,相信房价就会逐渐降下来,这对打击房价过度上涨有着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认为,市场应是多元化的,政府应多渠道支持企业自己自建住房,而不仅仅依靠市场化的渠道,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职工对房子的需求量比较较大,企业可运用多渠道建房政策,勇于打破房地产商的垄断,给职工住房提供住房上的便利,从而解决职工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这是企业应该做到的,也是为了争取职工利益必须要做到的。
但是,困惑我们的是,由于企业自建房有诸多限制,同时销售对象是企业里的职工,如果实施了这一优惠政策,那谁还去买商品房呢?这不直接打击了楼市的销售吗!楼市销售商会愿意吗?但是从长远和深层次来分析,这甚至有可能成为扭转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企业建房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必然会使很多单位的职工在购买商品房时持观望态度,有能力买房的职工也会持持币观望。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放大了单位建房的影响面,企业建房可以锁定几十户、上百户等无房职工。其次,随着企业建房的范围肯定会扩大。目前规定的建设主体资格肯定会突破,如果企业今后也有资格建房,那将彻底打破房价居高不下的传统格局。
为企业职工自建住房,需要企业积极转变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陋习,切实让职工得到实惠,保障职工的切实利益,不断增加服务功能,安居才能乐业,乃职工的最低要求。笔者认为,海航集团为职工自建住房,必须在全国得到推广使用。
初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