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0|回复: 0

对名副其实的“马上就办”不妨肯定

发表于 2011-2-27 17:39: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网友在济宁曲阜市拍到一张“马上就办办公室”的挂牌照片,并把它贴到网上,立即引发了众说纷纭。从现有的舆论动向看,大多数网友和时评人士都对“马上就办办公室”持否定态度。有人担心这个新设立的办公室会让行政机构更加臃肿,有人批评“马上就办”的说法是行政效率低下背景下的作秀,还有人认为“马上就办”的口语提法与严肃的行政体系有冲突等等。本来从字面上看起来颇为雷厉风行的“马上就办”,一时间倒成了众矢之的。

舆论质疑“马上就办”,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种情况是,对新推出的行政举措采取批评策略,早就是部分人的习惯性动作。无论该举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总能从基本的理念出发对之加以否定。另一种情形是,对行政机构长期形成的不信任情绪,取代了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理性判断。批评行政机关似乎总不会出错。还有一种情况是求全责备、人云亦云,即意见表达者有盲目的站队“偏好”,看到很多人都质疑“马上就办”,不批评几句似乎就对不起言论自由。不难观察到的现象是,当“马上就办办公室”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分析其运作机制、考察其现实效用的报道并不多见。

相反,相关地方政府在面对媒体批评时表现出的“淡定”,倒颇为值得赞许。他们对“马上就办”做了几点较为中肯的解释:一是该办公室是一个协调机构,不增员不增编,不会导致机构臃肿;二是该办公室的主要机制是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全程监督,办事的人不会因找不到对应的科室和人员就大费脑筋;三是面对作秀的质疑打算“用事实说话”。当地政府这种不卑不亢的反应,显示出一种平实的作风和笃定的态度,让人们不由得想对“马上就办”做一番冷静的观察和理性的评判。

行政机构效率低下,并不是某个特定社会形态下才会出现的问题,而带有某种普遍性。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讽刺行政机构程序繁杂、外人难以参透的情节。行政体系特有的程序化运作方式,按部就班和环环相扣的办事方法,注定其面对外界时会表现出迟缓、繁缛和冷漠的特征。当行政体系特有的“风格”与官本位的“文化”相融合的时候,便会出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而人们能够看到的各种提升行政效率的努力,其实都是行政体系与其“本性”的一种对抗。精简机构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程序,一站式办公是为了简化核查批准的环节,首问负责是为了避免相互推诿,行政督办和究责是为了提高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如果不以过于苛刻的态度观察曲阜的“马上就办”,其实也能看到其优点。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马上就办办公室”,能够对相应的行政程序起到“垂直化”的作用。第一个接待办事的部门就是最终解决问题的部门,行政相对人不用在行政的迷宫和“城堡”里往返折腾。如果在一定时限里没有解决麻烦,“马上就办”的人员能够给你一个说法。所以,假如“马上就办”能够做到名副其实,对于那些需要和行政机关打交道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福音。而行政机关内部的人,则由于“马上就办”的督察效应而免于消极、拖拉和懈怠。“马上就办”或许带有一定的权宜色彩,也可能与法治政府的观念不尽协调,但是判断其合理性的最好办法还是要看效果。“用事实说话”,不仅是当地政府应持的姿态,也是旁观者该有的态度。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马上就办”不能变成“马上就说”,而是做到名副其实。在一个转型期的行政体系里,效率、责任和服务意识,可能比周到的制度设计更为重要。“马上就办”的口语化有什么不好吗?行政机关放低身段,也许恰恰是革除官僚习气的一种外部标志呢。(蔡方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