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6|回复: 1

吃零食也有助长寿?

发表于 2021-12-2 15:32: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早餐后的最佳零食是水果,晚餐后的最佳零食为奶或奶制品。这种搭配有助于调节身体新陈代谢,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风险。换句话说就是:零食吃对了,有助于延长寿命。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零食看作是“洪水猛兽”,很多人想吃不敢吃,生怕吃了会发胖或者有损健康。美国的这项研究结果不仅颠覆了长久以来大众对零食的负面认知,还让很多吃货“喜大普奔”。不过,别高兴得太早。并不是什么零食都能延年益寿,前提是“吃对了”才行。

   

控制吃零食的时间与量

    所谓零食,其实就是三餐以外的加餐食物。只要不是正餐时间,其余时间吃的各种少量食物和饮料都是零食。适当吃零食的确可以为人体补充能量和营养。但不是所有零食都对身体有益,零食也分好坏。明白了健康零食的定义,我们还需要解决“在什么时间吃”以及“每天应该吃多少”的问题。

    吃零食的时间,应该安排在两次正餐之间,最好与正餐间隔1.5小时至2小时,以避免影响正餐的进食。吃零食的次数建议控制在每天≤3次,并且每次吃完都要漱口,清洁口腔。

    需要注意的是:别在睡前吃零食。睡前吃零食不仅会增加胃肠道消化和吸收的负担,也会损害牙齿健康。

    每日零食建议:水果200克-350克、牛奶300毫升-500毫升、原味坚果10克(比如1个纸皮核桃或七八个腰果/巴旦木/开心果)。

   

选零食要先看标签

    虽然我们提倡更多地选择天然食物做零食,但偶尔也会吃一些预包装零食解馋。这就需要大家在选购零食之前做好一件事:看好食品标签。主要看三点: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配料表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包装配料表需要按照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挑选预包装零食的时候要先看看配料表,尤其是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①不要选择添加糖排名靠前的零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天的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过多糖的摄入会增加龋齿、肥胖的发病风险。

    ②不要选择含有反式脂肪的零食。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当看到配料表中出现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配料的时候,就说明其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有时,配料表中明明出现了上述配料,但是营养成分表里的反式脂肪酸一项却标注是“0”,这是咋回事?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当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可以标注“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字样。

    2.营养成分表

    通过营养成分表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准确地选择能量、脂肪、钠、糖含量都相对较低的零食。不过,大家还需要了解以下4个知识点:

    ①能量: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单位普遍是千焦(KJ),如果要换算成我们平时说的千卡(kcal),需要用千焦的数值÷4.184,得到的数据才是千卡。就比如巧克力棒,相当于每100克的能量为2038÷4.184=487千卡。

    ②糖含量:目前国标没有强制要求生产商必须在营养成分表中标识出糖含量,所以糖含量的计算更多适用于甜饮料(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基本就是添加糖)。用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4.5(每块方糖含糖量约为4.5g),得到的就是对应的方糖数量。比如甜饮料:每100毫升中的糖含量为12÷4.5≈2.7块方糖,一瓶为1L,即便喝掉半瓶也就是500毫升的量,摄入的糖含量也不低,相当于近14块方糖。

    ③盐含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摄入的盐含量需<6克,这不仅仅包括我们平时做菜用的食盐,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隐形盐。很多包装小零食都是盐的“重灾区”,比如话梅、辣条、薯片、锅巴……计算它们的盐含量其实也很简单,用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400,得到的就是盐含量了。比如一款辣条,每100克的含盐量为2128÷400=5.32克。

    ④脂肪含量:营养成分表上写的是多少就是多少克,无需换算。就拿辣条来说吧,每100克辣条就含有25克的脂肪,吃下去1包78g的辣条,摄入的脂肪含量就接近20克了,约占营养素参考值的33%。另外,对于成年人来说,脂肪供能应该占总能量的30%以下。

    所以,购买零食的时候,一定得看一眼营养成分表上的这些数据,简单换算下,心里有个谱。大方向当然是尽量选择低能量、低盐、低糖、低脂的零食。

    3.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尽可能地选择离生产日期最近的,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食品的新鲜度。此外,也要注意保存方式,避免因为储存条件不当导致食品提前变质。

    (作者:薛庆鑫 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9:23:11 | 查看全部
早餐后的最佳零食是水果,晚餐后的最佳零食为奶或奶制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