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67|回复: 4

[新春文艺联展] 没落的手写“对联”

发表于 2011-2-28 10:0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没落的手写“对联”
裴子华
在我的记忆深处,过年家家户户一定是要贴春联的。大红的纸张,或浓或淡、或黑或黄的字迹,门框两旁一贴一挂,平日里灰头土脸的庄院,立即显得高大、红火、气派且温馨。那时候,家乡父老都在为全家老小的一日三餐奋斗终年,所以一到年终岁首,无论自己“划拉”还是请“先生”代劳,总归要弄个景象,贴在墙上,以示辞旧迎新。
今年回家,年三十了,看父兄们忙前忙后:送仙、迎神,接主、待人,该做的做了、该准备的似乎一应俱全,但走来走去,就是发现少了些许东西,及至看到树梢高挂的红灯笼,回头才发现,房屋、院门两旁空空如也。
兄长看出了我的狐疑说:“知道你回家过年,特意给你留了一件任务:写‘对子’”。
在老家,“对子”也叫“对字”、“对联”,但唯独不说:“春联”。在父兄们的眼里,“春联”有如“春节”,是官场或者文化人的说辞。老农们说一句“对‘对子’过年了”,那就包含着期盼与愿望,祝愿与告别。远比文绉绉说句轻飘飘的“春联”“春节”来的带劲、来的幸福。
家兄书读的不少,但字一直没我写的好,因此,但凡说到写写画画的事儿,一般就说成了我的事儿。侄子们不等父兄的吩咐,早已闹闹腾腾的铺展开大红的纸张,等着我摔打一番。
我知道我那“狗刨”似的字体,是上不了台面的,好在在穷乡僻壤、山野农舍,没有几个尚书阁老、大富显贵,或者书坛翘楚的人物,因此,写的最坏,也丢不了份子,加之几年前有过写“对子”的经历,所以,有心无心的推让两句后,准备捉刀上阵。
这时候就听见两个侄子在埋怨问询:“墨汁呢?你不是说你有的吗?”“你刚才不是说看见来着”“那瓶早干了……”
呜呼!哥哥精心准备了纸张,却因为家有上学郎,而疏于买墨汁了,因此打骂着子侄到邻居或者同学那里去找、去借,并一再叮嘱,若没有,去附近小卖部买。
半响,两人空手而回,问其缘由,说:没有。
老父随即分析说,国家实行教育与村校的改革、合并,因年龄小,路途远,有经济能力、有依托条件的家长,将孩子带往县城、市区读书了,因此村庄小点的,非但没了学校,甚至连学生都没有了。同样,留在有“村校”念书的孩子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这样一来,写毛笔字仅仅成了家长们嘴上的“咒语”。因为没学生“写字”了,所以四乡八野的小卖部也就断了墨汁的供应。
那过年的“对子”怎么写?
“现在谁还写啊”“买呗”
果然,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门口渐次张贴起了花花绿绿的春联,远远望去,每一副、每一条,都是那么花团锦簇、金碧辉煌,而且,家与家、户与户那么相似,那么雷同。不用近看,就知道是厂家或商家随物附赠的广告产品,或市场上廉价出售的印刷品。
我以为,购买、张贴“机制春联”只是城里人的勾当,没想到乡村也风行起来。这种城乡接轨,非但不能让人欣慰,反而使人感到失落,无尽的失落。
“对子”、“楹联”,只要是出自一个人思索、沉吟、比划后写就的,即便是最难看、最丑陋,无论是画成狗爬、描成墨猪,游客或读者,势必会品味咂摸一番。在老家,尤其是当这幅“对子”出自家主人或者该户“公子”“小姐”之手,那么,门口会时时聚集一些人,对两旁张贴的“大字”,逐一评头品足。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字的好坏,同时对“对子”、写“对子”人员的品行、脾性及其日后的功果也要预测一下。每当此时,家主人总会躬立一旁、洗耳恭听,然后迎客入室或恭送远行。
反观“机制春联”,虽然看起来花团锦簇、富丽堂皇,但看一眼,你不会看第二眼,更不会促使读者联想到春联中,那一笔一划中包含的写作者和围观者的惋惜与惊叹,有的只是那“咔嚓、咔嚓”的冰冷机械声。
我的“对字”最终胎死腹中,因为,直至夜幕降临,托人从县城捎带“墨汁”的消息杳如黄鹤。
兄长始终过意不去,说:“要不去买两幅贴贴”。
老父说:“别折腾了,人家(对联经销者)也要过年,早关门了”。
我附和着:“就那种‘对子’,不贴也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3:53:56 | 查看全部
唉,真是遗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8:52:43 | 查看全部
支持楼上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8:54:36 | 查看全部
支持楼上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2:39:34 | 查看全部
呵呵,过完年,回来上网时,发现同事发来的对联,也不知道可是真的,觉得挺有意思。就着没落的对联问题凑凑热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