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7|回复: 2

长寿还需心静

发表于 2021-12-4 15:32: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海

记得我年少时的暑天,那时没有空调电扇,每逢酷热难耐,母亲就轻摇蒲扇对我说:“心静自然凉!”

细想想,此言很有道理。唯有心静,才能安度盛夏。其實,人生何尝不如此?心静自然凉,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长寿还需心静。君不见大凡宁静致远、淡薄功利者,成大器并健康长寿者,比比皆是。

我国一代文宗季羡林,98岁还撰述不辍,有人请教其长寿秘诀,他笑道:“哪有什么诀窍,胸怀一颗平常心吧。”著 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也以心胸豁达著称,享年96岁,其养生要诀是“平和、平静、平安”。

天底下最会躁动、最难平静的,当是诗人。唐代35位名诗人平均寿命为58岁,最长寿的白居易享年74岁。白居易自幼体弱多病,后又仕途多舛,但他淡泊明志,心静气和,自号“白乐天”,所以独享高寿。而“诗鬼”李贺自视怀才不遇,终日郁闷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了。白、李二人的巨大反差,也说明:心静则安,乐观者长寿。

可见“心静气和”,乃大师们得享高寿的秘笈。名家如此,普通人也不例外。各地寿星不约而同的特点都是起居有度,与人为善,心态平静,从不激动。

在古代,先贤很推崇“心静则安”。祖国医学认为,养生的关键是“养神”,养神的关键是“潜静”。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盛,对健康大为不利。明代《养生四要》云:“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清代《老老恒言》也说“养静为摄生首务”。现代医学发现,心静时精神放松,血压、呼吸、心率正常;而激动时10分钟血压呼吸的心率等于快跑3000米,此时身体还会分泌含强烈毒性的分泌物,会威胁生命。现实生活中,因大喜大悲导致心脑血管突变或猝死者屡见不鲜。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只有心静气和,常怀一颗平常心,才会远离烦恼与杂念,使晚年“温馨又从容”。而“心静气和”并非麻木不仁和无所追求,是视功名利禄为身外物,无所奢求、顺其自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曹操《步出夏门行》云“盈缩之期,不仅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真乃千古名言,看来,长寿还需心静,此话不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1:19:18 | 查看全部
平和、平静、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8 00:22:24 | 查看全部
心静自然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