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过劳模”,是指每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以上,基本没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不定……所担负的工作量超过正常的“劳模”。
在石油企业,“过劳模”现象也存在。在部分生产经营工作一线,由于工作量大,队伍缺员以及年休假的实施等诸多原因,员工加班、超负荷劳动成为家常便饭。
按有关规定,输油站应该实行“三班两倒”或“四班三倒”的工作制度,每个班组5人至6人。但据笔者对某输油公司的调查显示,很多输油站虽然实行的是“三班两倒”的工作制度,但每个班组只有4人至5人。输油站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2天。如果把巡检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时间算上,平均每月实际工作时间在240小时以上。输油站的一些员工反映,一天紧张的工作下来,身体极度疲乏,只想睡觉,有时连饭都不想吃。
长期的超负荷劳动,不仅对员工健康造成损害,而且还是重大安全隐患。据科学研究试验,由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人的认知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大幅度下降,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如疲劳驾驶就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石油石化企业有过多起由于员工处于疲劳状态引发的安全事故,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
员工都不是生活在真空,年富力强的员工都肩负养家糊口的压力,房价过高、老人赡养、子女就学、疾病医疗等等,在当今社会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解决“过劳模”问题,关键是企业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落到实处。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过劳模”现象的危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劳动法》。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减少加班,特别是要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要努力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员工能够有足够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只有这样,才能铲除“过劳模”存在的土壤,消灭安全隐患,符合构建和谐企业的要求。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