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李书忠
他练过武、学过医、做过木匠、种过西瓜、烧过砖,最后倚靠党的富民政策,掌握了甲鱼养殖技术,并带领平山镇人民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他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东方巨龟苑”的掌门人——范海庭。
1987年,平山县东冶村村委会将一片已经废弃的旧砖窑承包给了范海庭,并与他签订了40年的承包使用合同。合同签订后,范海庭凑了4万元买了2600只幼龄甲鱼投放到了修砌、加工好的砖窑池子中。俗话说,水里求财是个无底洞,看不见、摸不着,弄不好就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从未养过甲鱼的范海庭,在未掌握甲鱼养殖技术的前提下,就匆匆上马养殖甲鱼,令他想不到的是:投放到池子中的2000多尾甲鱼苗,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一半还多。
第一次出师不利,并没有挫败范海庭养殖甲鱼的决心与信心。为了全面掌握甲鱼的养殖技术,他找到当时的平山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学习甲鱼的养殖技术。在掌握初级养殖技术后,他还不甘心,随后,进京求教专家,并聘请他们当他的养殖技术顾问。在专家们的技术指导及帮扶下,他终于趟出了一条大棚养殖甲鱼的新路子。
两年后,他那已初具规模的甲鱼养殖池里,成年甲鱼达到了七八万只。那年的甲鱼达到了30多元一市斤的天价。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范海庭,不顾家人劝阻,憋足了劲儿将赚到全部资金投入到甲鱼养殖及收购上,以至于黄河以北能收的甲鱼差不多都让他收完了,囤积在了甲鱼养殖池中。远远地望去,满池子都是黑压压的甲鱼。
怎奈造物弄人,没多长时间,甲鱼市场价格如坐山车般由30多元一斤,一下跌到12元钱一斤还没人要。
债台高筑,逼迫范海庭破釜沉舟。他拉着几车甲鱼来到京城的农贸市场推销出售,可是,连续几天也没有卖出一只去。而此时池中的甲鱼因得不到很好的喂养,病的病死的死,平均每天死亡都在五六千只以上。这下范海庭可真着急了,身心就像在开水锅里煮般焦虑难受。有些人还风言风语说他瞎折腾,木材加工生意干得好好的,非要把自己折腾到无路可走的境地。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范海庭面对一池子甲鱼和一身的债务一筹莫展之时,当地一家科技报的记者,来到他的日光大棚养殖池内参观采访,意外发现老范的大棚里竟然“种”的是鳖。当这个记者在报纸上发了个烟盒那么大的新闻后,这豆腐块的小文章被各家媒体纷纷转载,连日本媒体都跟着报道了。于是,四面八方的客户像潮水一般涌来考察、选购。此时,甲鱼价格也翻筋斗般地一路上涨价,由每斤12元涨到28元,到1995年竟涨到280元一斤。身价随之高涨的范海庭,一时间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报纸上有名,成了县、市、省里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还被评为了甲鱼养殖标兵,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更让他终生难忘的是:1996年1月28日下午,平山县政府办公室通知他说,上级领导要到他的园区内参观访问,让他做好准备。当时范海庭直犯嘀咕:这两年接待的人也不少,也见过不少的大世面,各级领导这么重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领导要到我的园中参观调研呢?
那天下午三四点钟,远远瞧见一辆面包车驶来,他赶紧迎上前去,这时,从车中走下来竟然是当时分管农业的温家宝副总理。温总理听取了范海庭的创业事迹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海庭,要多元化发展,不要单打一。单打一会有风险。多元化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才是养殖业的坚强后盾。你要搞深加工。”
温总理的话语,让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的农民企业家茅塞顿开:创立一家为社会营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并确立以养殖甲鱼为基础、以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为三大主业,以多产业协同、多极创新来突破传统产业的天花板,探索农企效益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受到启发的范海庭,开始筹划一个让人侧目的大事儿:在村里建一个海洋世界。为这事儿,他专门安排胞弟去青岛、大连等地考察建造海洋馆的技术与设施。当听说建造一座像样的海洋馆需要投资好几亿元时,他的牛脾气又上来了:钱不够就自筹,认准的事情就要大胆地去干,前怕狼后怕虎的就什么也干不成。当他东凑西借将海洋馆建成后,前来参观的游客寥寥无几,偌大的一座海洋展览馆如同一件仿制的艺术赝品,少有人问津,范海庭再次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想起温总理对自己深情意切的嘱咐,干事创业不能等、靠、要,在“多元化”上动脑筋,在甲鱼深加工方面做文章,他下定决心生产研制甲鱼养生酒。
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试验与摸索,发现了甲鱼酒中含有深海鱼油中才有的被誉为“血管清道夫”的20碳5烯酸和含有被誉为“护脑专家”的22碳6烯酸,这是甲鱼入酒后经过发酵产生的物质,通过国家果类及农副产品加工监督检验中心认证后,获得了国家专利。
当旅游热兴起时,他投入巨资建成的“东方巨龟苑”海洋展览馆,通过宣传推广,游客逐渐增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加,获得了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北省国防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于逆境中奋斗而终有今日所成的范海庭,始终怀抱“达则兼济天下”的感恩之心,追求企业贡献社会的更大价值。 “东方巨龟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发挥甲鱼养殖技术、甲鱼养生酒规模化加工的优势,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坚持精准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推进“4+X”扶贫模式:“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行动内容;“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探索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道路。
为保护流淌平山境内的冶河环境,进一步治理风沙,造福冶河两岸的乡亲父老,自2006年以来,范海庭相继投资千万元,治理荒滩2000余亩,植树70000余棵,使冶河这条美丽古老的“蛟龙”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在范海庭看来,“农”字号企业首先是要能够持续为社会贡献价值,其次是在行业和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对于“东方巨龟苑”来说,要成就百年基业,就始终要牢记“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使命,本着“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精神,常怀对国家、社会、客户的感恩之心,努力成为“农”字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楷模。
范海庭表示,作为一名在革命老区中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他将扎根于故乡的泥土,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为谱写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