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回复: 0

品读家训家风家教 感悟弘扬传统美德 “传育立行”在铜化集团开花结果

发表于 2021-12-5 09:47: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企业家日报
  ■ 陈源贵

  11月15日,《铜陵日报》推出《品读家训家风 感悟传统美德》专版,刊发铜化集团公司5名员工分享的家训家风家教故事,展示了“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称“传育立行”)教育工程进企业取得的成果。

  “家训家教家风”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家训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能够影响人的内心和价值判断,约束人的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得有个周末,我家婆婆逮着空,坐沙发边缝缝补补,在我女儿那双粉色运动袜大脚趾处打上一个边长约1厘米、经纬交织的方形补丁。“啊!我不穿打补丁的袜子!”我见女儿抵触很大,也感到婆婆没有必要费神修补,一双袜子也就几块钱,新买一双就是了。“补补能穿,这袜桩子还好得很。”婆婆头也不抬,继续完善这个补丁,还笑话我们道:“你们几个脚上都长了牙齿!”

  婆婆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安徽省无为县农村,是经历过洪灾、饥荒、贫穷,过过苦日子的一代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搬进了电梯房,但婆婆的勤俭节约本色不变,“一个布头子都不得浪费!”

  公公是名老党员,几杯酒下肚,最爱忆苦思甜。他经常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当年在延安,毛主席等党的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公公见孙女惊得张大了嘴巴,语重心长道,不论什么时候,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都不能丢,穿打了补丁的袜子不丢人!

  铜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中心的陈沐以《锦罗帷幔与一个补丁》为题,写出了自己家庭勤劳节俭的家风家教家训。

  《“大国工匠”的家风传承》故事的主人公丁宏锁,是六国化工氮肥厂质计部副部长。经过3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顽强拼搏,丁宏锁由一名普通的技校生、化验工,成长为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技术能手”;以她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继挂牌。故事中写道,“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丁宏锁的家训家规。小时候,丁宏锁的父母就教育子女要诚实本分,做事要踏实诚恳,并身体力行。因此,丁宏锁兄妹几个都正直善良、积极向上,在工作中各有作为。六国化工公司员工刘秀红笔底流淌出身边的员工丁宏锁诚实守信、向上向善的家训家风家教故事。

  新桥矿业公司的陈若水分享了2017年荣获安徽省“最美家庭”称号的该公司员工王思强家庭“心存感恩、乐于助人、孝老爱亲”的家训家风家教。王思强曾多次获得新桥矿业公司“岗位之星”“先进个人”“操作能手”等称号。

  不善言辞的王思强是个细心人,受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他从小就喜欢给村里人帮忙做事。参加工作后,虽然井下打眼工危险系数高,工作繁重,但他从不抱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并主动配合班长做好班组的安全管理。他们夫妻俩常常帮左邻右舍照看老人孩子,下雨天邻居不在家也帮忙收衣服。每年冬季下雪天,小区里路面湿滑难行,王思强总是带头出门扫雪,在小区门口到楼房之间铲出一条通道,方便大伙出行。

  王思强结婚二十多年,夫妻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言传身教,培育孩子,孝敬八十高龄的父母。“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总是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母亲心灵手巧,非常爱整洁;父亲为人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良好的家风家教,特别是对爷爷和奶奶的孝顺,对我和姐姐的成长影响很大。”王思强的女儿王月红说。

  2008年,王思强的母亲患乳腺癌,医生坦言即便动手术,也只能多活三五年,而70多岁的母亲更是怕花钱不愿治疗。当时王思强的新房子刚刚装修结束,手头没有积蓄,但他还是借钱坚持为母亲做了手术。

  王思强说:“小时候,为了省下口粮让我们兄妹吃饱,父母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工。如今他们老了,虽然我不富裕,但比当年强多了。没有钱可以借,只要能让母亲多活一年,我就‘赚’了。”住院治疗两个月,王思强和妻子精心护理;出院后,又将母亲接到家里休养。在他们精心照料下,老母亲的身体恢复得不错。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铜陵市开展“传育立行”“四进”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和进村居),进一步巩固铜陵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传育立行”,“传”的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优良家训,“育”的是与党风、政风和谐共生的家风,“立”的是既承续中华传统优秀家庭教育的精髓,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家训,最终的落脚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育立行”进企业旨在引导员工在家做家庭好成员、在单位做好员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近年来,铜化集团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黄玲家庭、孝老爱亲典范及中国好人汪厚春、安徽省最美家庭王思强家庭、安徽省最美儿女刘和友,还有以二十多年的责任和担当侍候妻子的奶奶、服侍岳父、面对突发重病的妻子不离不弃的“铜陵好人”王忠等一批先进典型。

  2019年,央广网刊发题为《安徽铜陵:好家风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的报道,以新桥矿业公司为例,点赞“好家风”促进了铜陵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文中写道:好的家风可以浸润好的工作作风,好的工作作风与好的家风一样能代代相传,引导和影响员工更好地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