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要带“毒”的GDP
谷文生
重金属污染的话题连日来不断见诸全国各大报端。据报道,自2009年至2010年间,全国共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达31起,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砷等进入大气、水、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与水、空气、垃圾的污染相比,重金属污染看不见,摸不着,像土壤、稻米、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人体的伤害短时间内难以察觉,犹如“钝刀杀人”,人们像“温水中的青蛙”,不知不觉中被夺去健康乃至生命。 2009年以来,湖南武冈儿童血铅超标、陕西凤翔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湖南浏阳镉污染,以及福建上杭、河南济源儿童集体血铅超标中国重金属污染致病事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桩桩、一件件,从国人、到国土,这些重金属污染给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威胁的事件,同样也引起了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班组员工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向全国“两会”发出呼吁:我们不要“带血”的GDP,更不要带“毒”的GDP。
曾几何时,我国的企业发展,特别是高危行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失,高速增加的GDP里蕴含着无辜者的生命和鲜血。不要“带血”的GDP,这是千万条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警醒。
然而,在安全发展理念刚刚扎根,不要“带血”的GDP为国人所认同不久,重金属污染事件却又接踵而至,难免不让人心痛和深思。这些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一些地方和企业科学发展理念的淡薄,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漠视。只要GDP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人的生命和健康。一个地区,不发达,急于大干快上GDP,而忽视环境。事后,造成的损失是灾难性的。出了问题补救,很多时候倾其所有,连企业的赔付都不够,还要由社会政府埋单。
发展为了什么?“发展”的本义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体面和有尊严。然而,“发展才是硬道理”,多年来被扭曲成“唯GDP增长论”,似乎GDP增长就等于经济发展。本来是为改善生存生活条件而使生命更有质量的GDP成了生命杀手反啮主体,颠倒了本末。正如一句经典小品台词说的“钱没花完,人没了”,值得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好好体会。
我们不免要问,难道不破坏自然环境就不能增长GDP,就不能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高度的社会生活文明就必须要牺牲生态?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发展本身包含环境保护,社会文明本身包含生态文明。如果人为地使发展和环境对立起来,不过是某些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者为换取“政绩”冠冕堂皇的借口。
令人感到安慰的是,2月18日,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视频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话掷地有声: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严厉惩处重金属污染行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不要带“毒”的GDP,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天更蓝、水更绿、花更艳,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健康平安。
不要带“毒”的GDP,需要治本。彻治重金属污染,必须淘汰落后产能,杜绝再上污染项目。要从项目的引进、规划、设计到投产,每个环节都要把好关,把好项目准入关、规划关、审批关、评价观、验收关。
不要带“毒”的GDP,需要加强监管和处罚。在对“放毒”企业进行有威慑力的处罚的同时,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重金属污染,而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行为要进行严肃问责和严厉惩处。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所言,“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警示一片……出重拳、用重典,严厉惩治重金属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