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3|回复: 1

GDP并非不能比,关键要比含金量

发表于 2011-3-2 23:25: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GDP并非不能比,关键要比含金量

        GDP含金量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GDP的虚与实,让GDP中的水分现出原形;它映照出民众分享GDP蛋糕的大与小,政府“还富于民”力度的强与弱;它映照出“唯GDP论”的弊病,揭示了发展的本质意义,为我们正确认识GDP提供了参考,为地方政府改进发展观念和执政理念作出了有益提醒。
  每年年初,GDP就会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GDP总量,GDP增速,GDP排名,GDP水分,人均GDP……各种GDP数据让人纠结,人们既希望GDP高一点,又希望政府不要单纯追求GDP;既希望本省的GDP排名靠前,又希望数据不要掺水。不少人质疑有的省份GDP排名过高,与当地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符,甚至质疑有的省份GDP掺水严重。不过,这种质疑并没有什么过硬的依据。
  虽然没有过硬的依据,但GDP的含金量确有高下之分。3月1日出版的《中国经济周刊》以“GDP含金量哪个省更高”为封面专题,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为期3个月的专家调研、统计、计算,对各省、市、区2010年的GDP含金量进行排名,GDP含金量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当地的人均GDP,即用当地GDP总量除以常住人口数量,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即为当地的GDP含金量。
  不仅要看GDP总量,更要看人均GDP;不仅要看人均GDP,更要看居民收入——GDP含金量的统计正是基于这一思路。GDP含金量既不是GDP排名,也不是居民收入排名,而是反映二者的比值,GDP是分母,居民收入是分子。如果一个省份的GDP很高,但居民收入并不太高,或居民收入水平与GDP不相称,其GDP含金量就较低;如果一个省份的GDP较低,但居民收入相对较高,其GDP含金量就较高。比如贵州省,其2010年GDP总量排名第26位,但其GDP含金量却高居第4位。
  GDP含金量的统计方法也许并不完善,统计结果也许并不准确,但它无疑为我们正确看待GDP提供了一个崭新而直观的视角。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将GDP更多地转化为居民收入和居民福利,转化的力度和效果如何,GDP含金量就是一个见证。追求GDP快速增长并没有错,但是,如果GDP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民众收入和福利,再高的GDP数据对于民众有何实际意义?其意义恐怕仅限于作为官员政绩和升迁资本。GDP不能有效转化为居民收入,一方面是因为各方面切分的GDP蛋糕太多,民众分得的蛋糕太少;另一方面则缘于建也GDP、拆也GDP,大量GDP没有真正创造出社会财富。
  GDP含金量统计似乎也为GDP掺水问题提供了旁证。GDP掺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全国GDP数据都低于各个省份的GDP之和。2010年,全国29个省份公布的GDP增速超过全国增速,各个省份GDP之和为430038亿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为397983亿元,二者相差约3.2万亿元。显然,肯定有些省份的GDP数据掺水了,一旦掺水,GDP数据虚高,其GDP含金量必然被拉低,毕竟,虚报的GDP是不可能转化为居民收入的。
  如果说GDP是经济总量的表征,人均GDP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是居民幸福的最重要指标,那么GDP含金量同样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GDP的虚与实,让GDP中的水分现出原形;它映照出民众分享GDP蛋糕的大与小,政府“还富于民”力度的强与弱;它映照出“唯GDP论”的弊病,揭示了发展的本质意义,为我们正确认识GDP提供了参考,为地方政府改进发展观念和执政理念作出了有益提醒。因此我相信,相对于各地比拼GDP,民众更乐于看到各地攀比GDP含金量,毕竟这才是更为实在的政绩、更有意义的政绩、更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政绩。
2011年03月02日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8:35:3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