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35|回复: 0

勿忘国殇 捍卫和平

发表于 2021-12-15 08:50: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做法,不论说得多么“自然”,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中国永远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不断前进。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正如一面映射历史影像的镜子,我们只有不断抹去灰尘,才能更好地以史为鉴,走好走实未来之路。

  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凄厉的警报声再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耳畔,伤痛的疮疤被穿越时光的记忆揭开。我们铭记民族曾经的苦难,回望人类文明史上那最黑暗的一页,不仅是表达对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的同胞的缅怀,对革命先烈、民族英雄的纪念,更是要宣示捍卫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相关报道见A6版)

  84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开始了持续40多天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追念逝者、警示生者,凝聚一个民族历经苦难、浴火重生的精神力量,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

  只有勿忘国殇,才能更深刻体会中国发展进步的成果来之不易。84年前,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下,中国百姓被肆意杀戮、饱受凌辱,南京成为一座生灵涂炭的人间地狱。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苦难的一个缩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付出巨大牺牲,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拉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大幕。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不忘昨天的伤痛,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的繁盛,努力创造明天的辉煌。只有牢记历史、不忘战争,才能维护和捍卫流血牺牲换来的和平尊严。国家公祭不是宣扬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时时受到挑战,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屡屡遭到破坏。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公共产品提供者,在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必须勇于正视和应对这些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个别政客无视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无理指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公然为曾犯下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日本搞军事松绑找借口。一些日本政要无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向供奉有罪行滔天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这些都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是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亚洲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再次反映出日方对待自身侵略历史的错误态度。

  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做法,不论说得多么“自然”,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中国永远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不断前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各种挑战。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正如一面映射历史影像的镜子,我们只有不断抹去灰尘,才能更好地以史为鉴,走好走实未来之路。(栗玉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