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5|回复: 0

89岁老教授上了一堂维权课

发表于 2021-12-16 14:35: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晚报
        “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选择了维权,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赵德馨如此高龄选择打官司,赢得舆论一致点赞。这是在向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宣战,向损害自身权益的机构挑战。这个维权老师当得好。以往,发现自己的观点、数据被抄袭,大多数学者投诉的都是侵权人,鲜见向整篇整篇收录自己论文的机构维权。之所以对某些机构采取隐忍的态度,无非是这些机构虽然不是做学问的,却已经成为影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力量。
  硕士生、博士生要想顺利毕业,讲师、教授要想顺利评职称,都得有一定数量和相应级别刊物发表的论文。而这些刊物,早就跟相关机构达成了某种协议,一旦出版便全文收录,“文章被某某网站收录”等要求成为在学术圈谋生必过的一道道关。想要稿费,可能就会遭遇赵教授跟中国知网打完官司后一样的结局: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系统,检索期刊上赵德馨的论文,显示结果为“0”。
  事实上,相关机构平台正是抓住了学者的这一心理,利用长期以来在期刊论文收录上形成的地位,予以“明抢”;学者的隐忍,又助长了相关机构的跋扈:收了你的论文,你还要花钱买账号才能下载。在此案中,也有期刊声明:“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但法院认为,期刊通过稿约单方声明不足以证明从作者处取得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及转授权的权利。其他期刊的类似声明,到底法律效力如何,不言自明。
  赵德馨维权成功,提醒有关期刊数据库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是为其他学者维权增添底气。但老教授毕竟退休了,自然什么都不怕,年轻学者敢叫板维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