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7日凌晨,青银高速沿线由雨转为小到中雪。青银分公司养护部门闻雪而动,及时撒布融雪剂,局部雪大路段开始推雪。雪停后半个多小时即恢复通行,实现了“大雪雪停4小时内行车道内积雪(冰)清除完毕恢复畅通”的保畅目标,
11月16日夜,受大雾天气影响,青银高速邢台地区出现大雾,能见度不足50米,各站口依次封闭,青银分公司立即启动预案,17日上午10时15分,雾情减弱,青银分公司决定再次实施压车带道,将长约10公里的车队带出雾区。
12月9日、10日,连续两天有雾封路,青银高速又开展石家庄邢台片区接力式压车带道……
精准封路、压车带道、应急救援、雾区通行……这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是为了有效破解高速公路“冬季恶劣天气多、封路频次高、事故救援慢、周边路网分流多”等“卡脖子”问题。作为西煤东运的“黄金通道”,今年以来,青银分公司积极作为,联合河北高速交警路政救援公司,凝聚“保电煤、保民生、保畅通、保安全”共识,大力开展“全天候货运通道”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竭尽全力保通保畅,服务民生。
■立足大数据,让司乘“哪里通畅走哪里”
“过境市区车辆,请行驶青银高速”,在石太高速互通东行转青银高速前3000米、2000米和500米的位置,醒目的引导性指示牌下,过境省会的车辆转而行驶青银高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绕城高速免费路段通行压力。
为打造“全天候货运通道”服务品牌,青银分公司从基础工作做起,大力开展路网踏查,收集一手资料数据,精准掌握路网车流量和车型数据,目的是引车上路,合理调节路网车流。
“踏查主要涉及南绕城、石赞、石太高速、308国道、衡井线、S324、定魏线、邢无线、井元公路等路段,踏查行程共计1200余公里。”青银分公司收费管理部负责人刘江业说,通过路网踏查,初步摸清了青银高速河北段沿线相邻道路的附属设施(加油站及油价、停车场、限行标志)、车流量和路面通行情况,为车辆科学引流方案制定、“高速+”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开展路网踏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因为绕城高速免费路段,限时限行大型货车,一些过境车辆不清楚情况,车辆积压拥堵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安装指示牌,主动指引车辆行驶青银高速。”刘江业说,同样目的,在石家庄南绕城高速互通东行转青银高速前3000米、500米处加装道路指示牌2块。青银分公司还协调邢台市交通局工程管理处,在308国道路面宁晋施工段路段,青银高速东行方向宁晋、赵县收费站下道前500米处设置“地方局部路段施工 货运车辆请直行”的提示牌2块,持续提高青银高速道路使用率。
11月24日上午,青银分公司收费管理部对“路网引导性指示牌”车辆引导效果进行了动态跟踪。
在石太高速及绕城高速,收费管理部现场查看了“路网引导性指示牌”行车视觉效果。在铜冶收费站广场、石家庄南服务区,对货运车辆进行了取样调查。司机们纷纷表示,“路网引导性指示牌”的安装,石太高速东行车辆能绕开石家庄西收费站拥堵路段,有效调节了路网车流,提高了通行效率。结合门架数据分析,自10月26日“路网引导性指示牌”投入使用以来,青银车流量实现了小幅攀升。
为了让司乘更好地行驶青银高速,青银分公司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通“河北青银高速”微信公众号,建立“客户服务群”,“我们目前已建有30多个客户群,共有会员7000多人,每个群都有专人负责播报路况、天气、封路情况。”稽核管理中心负责人王荣国介绍。
同时,青银分公司还建有19个企业群,和地方企业精准对接,精确施策,并因地制宜开展了“高速+”活动。铜冶收费站与周边北国奥特莱斯、君乐宝乳业等企业进行对接;清河收费站与清河县羊绒交易市场、汽修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发放商场商户打折卡、优惠券等方式,吸引车流;赵县收费站针对雪梨采摘旺季,与农户、采摘园对接宣传,达到“助农、助收”双赢目的;建立地方回访沟通机制,通过对地方合作单位的回访,“高速+”活动的开展吸引了部分车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动了引车上路取得一定实效。
对于过境车辆来说,“哪里通畅走哪里”才是最佳的选择。对于青银分公司来说,引车上路不仅可以提高通行效率,还可以促进收费任务的完成。“我们将持续跟踪效果,及时改进提升,全力推动‘全天候货运通道’品牌建设走深走实。”刘江业说。
■路警一体化,让管控更加“精准”
遇到大雪、雾霾等恶劣天气,高速公路往往只能选择封路,给群众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为破解这个难题,青银分公司充分利用路警一体化平台,深化会商研判,强化指挥调度,梳理协调流程,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执行效率,形成了完善高效的路警协调联动机制。
“我们还成立了‘精准封路沟通群’,加强对恶劣天气、事故拥堵的研判预警,尽量缩小封路范围,减少封路时间。”王荣国介绍,加强精准道路管控,充分发挥路警联动机制作用,最大程度的压缩封路时长,是青银分公司打造“全天候货运通道”服务品牌的有力措施。
“我们安排路警联合人员27人,充分利用派驻交警人员合署办公优势,明确派驻人员职责和沟通流程,在恶劣天气封路指令下达至收费站前,积极主动与高速交警总队、支队和大队进行沟通协调,尽可能缩小封路范围。”王荣国介绍。
加强对恶劣天气、事故拥堵的研判预警,是青银分公司为达到精准封路的重要突破口。“恶劣天气封道时,我们用无人机勘察路况,往西看到新元高速互通,往东看到京港澳高速。一旦发现天气情况转好,马上与交警沟通联系,尽量少封路,不封路。”栾城收费站站长张铭光说,使用无人机勘察路况,从栾城站开始,在全线推广。
不仅如此,青银分公司充分发挥“路长制”作用,进一步加强交警、路政、服务区、收费站、养护、监控协调联动,加强对天气预报、交通流量、易拥堵路段的研判预警,在重要路段、交叉路段、重要时段,协调交警路政提前介入。
11月16日夜大雾封路后,17日清晨一开始,交警、路政、服务区、收费站、养护、监控就行动起来,将各自辖区内的能见情况拍了照片视频上传到精准封路沟通群,经过多方研判后,石家庄段10时25分开通,邢台段11时28分开通。“常规情况下,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现在通过协调会商,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开通。”王荣国介绍说。青银高速的“精准管控”不仅分时段,分站口,还分方向,“站口管控时,我们通过各个点位传过来的信息汇总,可以做到单向封路,单向开通。”刘江业说。根据实际情况,青银分公司会协商高速交警,充分利用收费站现有车辆、人力(警务辅助人员)等资源,主动配合高速交警缩小封路范围,压缩封路区段,实现精准管控。
截至12月1日,2021年共实施精准管控207次,双向转单向封路104次,缩短封路里程37次,缩短封路时长53次,累计缩短封路时长9400余分钟。
“雾天封路,我们会提前做好预案、做好安排部署、时刻关注雾情。待雾情减弱,第一时间组织压车带道,将容留车辆带出雾区。”王荣国说,今冬已经组织5次,将累计46公里的车流带出雾区,得到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不仅服务司乘出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起到了助力增收的良好效果。
今后,青银分公司将继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积极探索压车带道“常态化”模式。“尽最大努力服务司乘、服务民生。”
■保通保畅保安全,快速响应“无停歇”
精准封路、雾区通行的措施之外,为了保障恶劣天气之下,车辆通行的安全性,青银分公司在河流密集、地势低洼、易发团雾的宁晋路段K550+K552和K573+K575处,安装了智能行车安全诱导系统,合计4公里。
“这个系统可根据能见度、天气现象、现场交通事件等实时监测数据或交通事故与施工作业管控需求,启动道路轮廓强化、行车主动诱导、防追尾警示、事故施工保障等多重工作模式,满足不同天气与交通状况下的交通安全引导与事故预防需求。”机电管理中心主任何舰介绍,这个系统安装近3个月来,该路段未发生一起事故,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安全性。
为保障机电设备安全运行,青银每个收费站都设有机电员,铜冶、新河设有机电管理站点,“简单的机电故障可以就地解决,路上的设备故障,两个小时内就能解决。快速响应还不够,分公司对我们的要求是,有故障就扣分,所以日常的预防性维护更重要。”何舰说。
保通保畅保安全,快速响应是基本要求。对机电中心如此,对养护工区更是如此。“大雪雪停4小时内行车道内积雪(冰)清除完毕恢复畅通,这是我们的目标。”石家庄养护工区负责人孙永说。养护工区都有除雪预案,一有雪情,都能做到提前部署、迅速行动,以最快速度保障道路的畅通。
11月7日的一场雪,很好地检验了养护工区的除雪保畅能力。雪前及时撒布融雪剂,防止路面、桥面结冰,减少雪片被碾压固结的情况,根据降雪量变化,不断调整除雪方式,边下边除,雪停后半个多小时即恢复通行。
快速响应“无停歇”,除了除雪保畅,还有应急事故救援处理。全力达到“事故5分钟救援响应率、30分钟到达率、30分钟保通率”的标准要求。
10月14日上午,青银分公司组织召开事故快速处理联席会议。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收费、养护、稽核部门负责人,省路政总队青银支队,石家庄雷霆救援公司、邢台安通救援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三方对科学优化救援程序,提高事故快速处理效率进行了部署。
“联席会议的核心是联合,联合巡检,路政、养护、监控部门优化道路巡检时间,形成频次、方向、时间交叉的联合巡检机制。联合救援,各收费站为救援公司上路救援开辟 ‘绿色通道’,利用收费站站区科学增加清障救援网点,放置常用救援设备,形成高效的快速救援模式。”王荣国介绍。
青银分公司多次协调两大救援公司,打破壁垒,实现了“谁最快到,谁先救援”。同时,青银分公司的养护部门也参与到救援到中,最大限度的给予人员和车辆的支持和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三方合作处理,过去是“事故处理全封闭模式”,现在是“处理一个车道,开通一个车道”,全面提升了救援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