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6|回复: 0

“人参状元”翁同龢的科考“内幕”

发表于 2021-12-18 19:3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史博览(微信公众号)  南晨  
关键词:翁同龢 近代文学

翁同龢
自科举实行以来,考取状元是大多数读书人的梦想。清朝咸丰六年(1856)的状元是翁同龢,榜眼是孙毓汶,日后两人都成为清廷的重臣。然而,当年翁、孙为争状元,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
明清的科举制度规定,会试中被录取的贡士,经复试合格,再参加殿试。翁、孙两人名满天下,一般人都认为状元非翁即孙。殿试前夕,赴试者离殿廷较远的,多寄宿在朝门附近。翁、孙两家都是显赫官宦之家,又是世交,孙府位于皇城附近,而翁家较远。殿试前夕,孙家邀翁同龢在府中住宿。
晚饭后,孙毓汶的父亲孙瑞珍以长辈的身份和翁同龢畅谈至深夜,才让他回去休息。但天一入夜,孙氏就嘱咐儿子孙毓汶睡觉去了。
翁同龢回到房间,刚想上床休息,孙家又暗中使人在翁的住所四周大放爆竹,一直放到天亮,使翁不能稍息片刻。
等到第二天进入试场,翁便觉得全身无力,执起笔来毫无精神。殿试极重书法,翁同龢以为这次会试自己绝无希望夺魁,孙毓汶将获得头名状元;后来忽然想起身上带着人参两支,马上放入口中咀嚼,顿觉精神十足,执笔直书,一气呵成,细看全文,无一败笔,甚为满意。
交卷后,他细想当日考试的情形和前一晚孙家的所作所为,才意识到孙家之所以殷勤宴请、深谈入夜、燃放爆竹通宵,都是为了使他无法休息好,在次日殿试时不能发挥水平,以达到让孙毓汶独占鳌头的目的。但孙家没想到的是翁同龢带了两支人参,而人参的功效又如此灵验,结果心机费尽,状元仍为翁同龢夺去。当时就有人称翁同龢为“人参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