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3|回复: 0

未经伤残鉴定就签订赔偿协议,小心“私了”不了

发表于 2021-12-20 17:12: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生工伤后,职工未经伤残鉴定就与用人单位达成“私了协议”,这可能会导致协议赔偿金额与法定的赔偿金额差距过大,此种情形下职工能否诉请法院撤销赔偿协议?

【基本案情】

2020年5月,老刘由吴某介绍至施某的工程队从事水电工作业,后在工作中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入院诊断为多根肋骨骨折以及软组织挫伤。

6月2日,老刘出院,住院期间的费用由吴某支付。12月23日,在老刘还没有进行伤残鉴定的情况下,施某找到老刘,双方签订协议,由施某一次性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共计24000元,工资余款1180元,合计25180元。

2021年3月3日,司法鉴定所出具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老刘因此次外伤共计7根肋骨骨折,被评为人体损伤十级伤残。老刘认为协议赔偿金与损失额差距较大,故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与施某签订的双方协议书。

启东法院经审理认为,签订协议时,老刘尚未进行伤残鉴定,对自身病情缺乏准确判断,后被评定为十级伤残,按规定残疾赔偿金应为11万多元。即便考虑老刘责任因素,但其损失额与双方签订协议书赔偿额差距较大,利益失衡,当事人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 偿原则。故老刘要求撤销《双方协议书》,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本案中,老刘与施某签订协议是在2020年12月23日,显然系一份老刘受伤后赔偿协议,其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在当时尚未作出,老刘并不清楚其能够获得赔偿的情况。后经专业机构评定,老刘可获得的残疾赔偿金为11万余元,但在协议中施某仅赔付老刘2万余元,显然违背了公平原则,因此老刘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协议。

徐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