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0

隔空“会饮”说文学

发表于 2021-12-21 01:37: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学报  张柠  
《文学报·新批评》编辑约稿,让我谈谈与“文学批评”或者“文学创作”相关的问题。这么大的话题,两种文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又是反的,我一时不知从何谈起。原本有机会去上海参加《文学报》打算举办的一项活动,大家可以面对面把酒言欢聊文学,无奈活动因 “新冠”疫情而改换形式,我也就只能跟他们隔空“会饮”了。
手边正翻阅柏拉图的《会饮篇》,这是朱光潜先生翻译的《文艺对话集》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被列入文艺理论必读经典之一。我把它当一个情景剧的剧本来读,其中的台词,既包含了文学创作(无中生有),也有不少的文学批评(化有为无)。正翻到苏格拉底的 “老师”第俄提玛出场的那个章节。苏格拉底说,具有真知卓见的第俄提玛,预知将有瘟疫发生,就劝雅典人去祭神禳疫,于是便把那次瘟疫延迟了十年。我差一点惊呼起来,第俄提玛,伟大的女巫啊,你还在吗?为什么不出现在我们身边呢?不过,这一次“会饮”,第俄提玛不是以女巫的身份出场,而是以爱情哲学先知的身份出场,而且又是通过苏格拉底之口间接出场的。她所说的话都查无对证,只能暂时算在苏格拉底名下。
柏拉图《会饮篇》记载的那次聚会,谈论的主题自然不是瘟疫,而是文艺,以及相应的爱情哲学问题。但古希腊的诗人和哲人不是教授,不会上来就讨论文艺理论或者哲学范畴,而是从身边的现实生活聊起:嘉宾的衣着、长相、脾气、习惯、嗜好,等等。他们谈笑风生、相互挑衅、眉来眼去、醋意盎然,场面生动活泼,接着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要讨论的话题。正因为如此,“会饮”依然是正题,讨论问题不过是“会饮”中诸多项目的一种,于是保全了“会饮”的清誉,没有把“会饮”搞成呆傻型“研讨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