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学报 唐诗人
青年写作的转型,就是抛开那些束缚我们介入更广阔现实的现代规矩,让文学换上一副传统的世俗化装束,携带着更为明确人性和德性目的,重新走近现实、走近人,去影响、去修复这个日益撕裂的生活世界。
现在是2020年的6月,21世纪20年代第一个半年已经过去。这半年里,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我们经历了很多以往不曾想象过的生活变化,疫情导致的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应该会成为很多作家笔下的生活细节,或许还会是多少年之后人们回顾20年代初社会文化时值得探究的生活记忆。
日常生活的变革之外,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整个世界的情势变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在手机上“亲眼目睹”着人类所承受的灾难,直接感受着全世界范围内因疫情而激起的一系列或个体的或民族化的情绪和矛盾。手机屏幕是光滑的,世界却褶皱不堪。手指点进去或者划过去的,是一个个生命在承受着身体的疾病或精神的困境。经历这半年,我们必然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我们看新闻时内心总是在估量着、担忧着这个世界的未来面目:疫情何时才能真正结束?结束之后一切会恢复如常吗?全球化将往哪里去?那种越来越难以理性对话的撕裂感是怎么回事?还有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年涌现的全世界范围的“反智”浪潮。这些问题在以往看来或许是宏大、遥远的,但经历病毒的全球爆发之后,我们都感受到了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世界”并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概念,我们生活在其中,它会直接作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