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0|回复: 0

《秘要》:“黑书”、鉴定师与间谍传奇

发表于 2021-12-22 19:17: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收获(微信公众号)  战玉冰  2021年12月21日09:22
关键词:田耳 《秘要》
1980年代中国大陆曾出现过一波武侠小说的出版热潮,参照康凌的相关研究,这其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旧武侠小说(民国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港台武侠小说)两种情况。对于民国武侠小说的再版,出版社往往采取以“学术出版”作为“中间地带”,即以“学术”之名来出“武侠”之实;而对于港台武侠小说的引进,则由于版权规范管理的欠缺以及巨大市场利益的吸引,产生了屡禁不止的“各种盗印乃至冒名”现象,比如“在1987年7月下发的一份《部分非法出版物目录》的‘淫秽图书’部分,一共6本书中就有3本冒了金庸之名,1本冒了卧龙生之名”。(参见康凌:《国家政策、学术出版与市场策略——1980年代武侠小说的出版状况》,《文化研究》第34辑,2018年第3辑)而田耳的小说《秘要》,则正是从当时这批武侠小说盗版“黑书”开始的。
“黑书”年代
“当年我就知道,租书铺的武侠小说大都是盗版书,纸张粗糙,印质堪忧,部分甚至错字连篇,但因为进价便宜,一直是瘸腿大伯和别的摆摊老头。同样是武侠书,往外出租,可不会因为是盗版,就比正版少收一角钱。”(田耳:《秘要》,《收获》,2021年第6期,第164页,后文同)寥寥数语,准确还原出了1980年代盗版图书与租书摊经营的“草莽生态”。而就是这样粗糙的纸张、印质和内容,却能让当时的广大读者如痴如醉:“租一册两角钱,五块钱包月不限册书,但一个书摊书铺够不上半年一准翻完”、“有的大哥一天能看两套六大本,看少了不好意思跟小弟交代似的”(第163页)、“见着让人心旌一漾的段落,租客便整页裁走。那是人的神经末梢如何发达的年代啊,只言片语的色情描写都要反复咀嚼吸干榨尽”(第166页)。在这样一个年代里,图书的质量毫无保障,小说内容也多半不容乐观,更不用提什么合法版权,却激发出了如饥似渴的阅读热情与真挚宝贵的“江湖情义”,而这种经由盗版“黑书”所连结起来的创作、印制与阅读关系,并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个人著作权、合法出版物,甚至文学熏陶与滋养等概念来完全予以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