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7|回复: 1

体检指标“达标”≠健康 警惕“被忽视”的疾病隐患 来源:家庭周刊

发表于 2021-12-23 09:12: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又到一年体检季,不少人看到体检报告上写着“阴性”“未见异常”,就放下了心。近年来,人们已经把每年的健康体检作为评价自身健康状况的途径和依据,多数人会理解成,各项指标正常就是健康人。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科主任谈钧佩表示,现在大部分的体检指标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未发展至疾病,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因此,市民应重视体检报告上“随访”或“进一步检查”等字样,及时排查疾病。

指标处于“临界值”

警惕隐性疾病

66岁的老王平时非常注重健康,每年都会去体检,年年指标都在规定范围内。但今年的体检报告却显示,老王患上了糖尿病。他十分疑惑,明明一直都很健康,怎么说得病就得病了?对此,谈钧佩认为,疾病都是有发生、发展过程的。目前,医疗的水平还不足以能够发现所有的疾病。在体检当日,即便已经患有某种疾病,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和所选择的检查项目,也不一定能够查出来。因此,体检报告中没有指标“异常”并不代表“完全健康”。

很多疾病都有"潜伏期"和“窗口期”,在此期间是很难确诊的。此外,一些人本身就是亚健康状态,各项指标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已接近疾病的临界点,就需要认真关注避免向疾病方向发展。

切勿恐惧“阳性”指标

应保持定期随访

同理,“阳性”并不等于有病。谈钧佩指出,结果呈“阳性”或异常,说明某项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这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如不少脂肪肝或饮酒过量的人,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达不到疾病的标准,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就有可能恢复。

“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查手段有限,结果出现‘假阳性’的现象也存在,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近年来,各种结节,尤其是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其实,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很大一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体检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到专科医生那里再进一步诊断,来排除癌变的可能。

体检并非重点

全周期管理更重要

体检后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帮助老百姓进行健康管理的另一个开始。谈钧佩介绍,健康管理首先要做一个准确的身体检查(信息收集);其次,要对体检结果做客观的评估,指出各类疾病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估);最后是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干预。

因此,体检结束只是刚刚完成了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为了帮助市民更好地“防病于未然”,体检报告应由专业人士专业解读,建立自我健康档案,这样能够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目前身体所处的健康水平、未来可能患各类疾病的风险,以及应该如何科学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3 09:12:46 | 查看全部
警惕隐性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