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长城》 张学昕 2021年12月15日00:57
生于1970年代的张楚,在小说创作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异类”。很多学者、批评家在论及张楚的时候,不免会联系到“70后出生作家”群体。实际上,在张楚身上我们几乎很难感受到与这个作家群体相同或相似的写作气息。在这方面,我们无法牵强附会,勉为其难地一定要对其做出某种硬性的界定或命名,将其归属到某一“类”。或许,因为张楚的文本太富有个性和特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或遮蔽掉这一“代际”作家的许多共性。而“代际”的标签,也就无法对张楚形成叙事层面的压力和紧张,因此,他的写作形态就显得格外自由、无羁。而且,除他早期几篇有“先锋”味道的文本,我们几乎无法找到张楚大多数作品都是出自什么文学叙事的“谱系”。在这里,我们说张楚是小说界的“独行侠”,似乎也不为过。有趣的是,我们都知道他曾经长期的“小公务员”身份,那时,他必须每天都要在办公室里严谨地从事公文写作,可是,他的短篇小说已经开始在小说界“肆意”狂奔了。也许,我们还会有些许疑问:那时的张楚是如何在不停地转换、调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思维的?张楚对此的回答却是:“我的选择只能是一种:写最烂的公文,写最好的小说。”①而我们还是感叹,同样是文字,一个是陈述,一个是叙述,难道他真的可以做到在两种文字的缝隙里沉静如斯或狂野如斯吗?《野象小姐》《七根孔雀羽毛》《中年妇女恋爱史》《刹那记》,都堪称当代短篇小说的杰作,我们在一种极其“投入”的写作中,感受到一颗文学灵魂的跳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