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回复: 0

田耳《秘要》:找寻多年,依旧“下落不明”

发表于 2021-12-24 07:19: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收获(微信公众号)  刘小波  2021年12月10日09:35
关键词:田耳 《秘要》
田耳的新作《秘要》选题较为偏门,书写当下的网络拍卖行业以及“黑书”界的故事。叙述者是一位网络拍卖行业的从业者,也即是高级的“垃圾佬”,到处收购废旧的东西,无意间淘到一批盗版武侠小说,开始了他的“黑书”经营之旅。“黑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的统称,由于网拍公司的运作,在当下的小众收藏界受到热捧。随着不同版本的“黑书”书目现身,“黑书”缺本渐渐浮出水面,小说主要讲述的便是由寻觅“黑书”界第一缺本《天蚕秘要》而引出的一众人等和因他们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秘要》的选题较偏,但是主题并不偏,核心主题依旧是寻找,寻找有具体的指向性,也有很多抽象的指向。关于寻找主题,田耳的上一部作品《下落不明》(单行本改名为《洞中人》)中已经多有描写,故事中两条找寻的线索,一条是柯燃冰寻找耿多义,一条是耿多义寻找失踪女人的下落,其实这种在路上的漂泊感以及找寻本身就有象征意味,找人还是找别的东西并不明确。“下落不明”的并不只是一个人而已。《秘要》延续“下落不明”,继续寻找,且寻找的也不只是一个“缺本”。《秘要》表面看来是寻找一本武侠著作,其实有更多的内涵,有理想信仰的寻找,有一代人共同记忆的追寻,有人的自我主体的探寻。小说在寻找武侠小说缺本的过程中寄寓了江湖、侠义的思考;作家以武侠的黄金岁月逝去为切入地点对整个的文学黄金年代进行了怀念;《秘要》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人物已经青春不在,那些失落的过往也是青春的祭奠,由青年书写走向中年写作。
《秘要》是一部关于江湖和侠义的作品,小说主要书写找寻一本孤本“黑书”的历程,而这部书是庞大体量的盗版武侠小说之一种,《秘要》中费尽心思所找寻的书,早已不是书本身,而是一种情怀的寄托,是一种“心病”,是关乎江湖和狭义的外壳。不过,小说更多的还是写出了江湖侠义在当下的不合时宜。对“武侠”的痴迷,却最不具武侠精神,江湖的义气荡然无存,而江湖的险恶则历历在目,在在体现。搜寻“黑书”界的第一缺本《天蚕秘要》的过程中,各种利益群体轮番出场,顶着虚构出版社名号、各有特色的地下印刷厂,经手全国黑书批发的书店老板,曾经隐身于“金古梁”盛名下的无名作者,收藏家,鉴别家,甚至远在台湾和香港的特工、掌故作家,都一一浮现,而他们无一不是受到巨大利益的驱使。小说依旧回到作家一贯的人性反思上来,可以说,江湖的狭义之气在当下找不到任何合适的土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