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40|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乳业)大众日报:重建乳业信任没有捷径可走

发表于 2011-3-6 12:11: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七成市民不愿选购国产品牌的奶粉,进口婴幼儿奶粉对国产乳品行业的冲击非常明显。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监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业也承诺保障产品的质量,以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2月28日《北京晨报》)

  当消费者选择用脚投票,市场的报复注定无情。虽然感情上,谁都希望国内乳制品行业能有更好的发展,但现实的纠结在于,奶粉安全令人头疼。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进口奶粉较贵,尽管港澳较远,但人们还是会选择“保险”。要知道,在奶粉安全上,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现在再来回想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或许更能体会什么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重建乳业信任,注定是一条坎坷之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尽管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不能盲目迷信进口奶粉,仅去年3月到7月间,遭遇我国退货的进口奶粉就超过了450吨,也有来自新加坡的奶粉被检出阪崎肠杆菌;尽管国内权威检测机构抽检显示,国产和进口奶粉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进口奶粉查出问题证明不了国产奶粉的安全,且很多进口奶粉仍然较国产的令人放心,另一方面,没明显差异与安全信心更不是一回事,而信心与信任问题恰恰是目前国内乳品行业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要重建乳业信任,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积极行动,在监督监管上发力,严厉惩处违法违纪企业,完善对不法企业的利益追溯机制和对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机制。当然,这仅仅是市场监督机制上的进一步完善,相比而言,市场本身的诚信机制更需要变得敏感,社会的诚信土壤更需要精心培育。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监管自然是好,但奶粉信任危机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一个监管问题,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背后,为什么那么多企业为了追逐追润而放弃责任?企业应有的商业伦理、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诚信等,这些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根基命脉都到哪里去了?消费者选择进口奶粉,并不是进口奶粉多好,而是国产奶粉背后的商业伦理,市场诚信等等,都难以让人完全放心。

  因此,乳业信任的重建不可能一蹴而就,监督监管以及惩罚机制等或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但是伦理责任与社会诚信的培育,却绝非一日之功。更需看到,包括奶粉在内,食品安全、假冒伪劣等都需要整治,这都是一根绳上的问题。对此,不进行刮骨疗毒般的重拳整治恐怕是不行的。相信随着监督惩罚机制完善、媒体公众监督跟进等,当造假成本远超收益时,单纯追逐利润的行为会得到遏制,伦理诚信会被重视,市场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