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艺报 刘松 2021年12月10日09:33
关键词:刘薇
刘薇是个医生。在作家中,同时或曾经是医生的很多。但像刘薇这样,几乎所写的小说都与专业有关,或干脆说就是取材于医院乃至病房,应该还不多见。而且在这些小说里,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小说取材于同一领域,或以特定的题材为母题,如同打一眼深井,就这样一直打下去,这种写法并不少见。但这样写也有一定风险。如果不能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不断突破自己,就会陷入一种“前有车、后有辙”的对自己的重复。但我认为,刘薇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解决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也得益于她的专业所决定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甚至相信,她可以沿着这条路一直写下去。
我与刘薇接触不多。偶尔通电话,她说话永远是那种医生特有的平静,简短,有条理,说到一件具体的事能深入进去,但无论深入到哪里,还能再从容地回来,然后继续前面的话题,而且对任何事都只说看法,不轻易下结论。这种医生特有的习惯,决定了她小说的语言很独特,即使在故事或人物的情绪进入高潮时,也仍然是平静的、节制的。当然,这样的语言也许会让人感觉“平”。但所谓“平”的语言也不一样,有的语言平,是真平,如同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但也有的语言表面平,底下却还有一层,底下的这层是跌宕且充满张力的。刘薇小说的语言应该就属于这后一种。在她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语言狂欢的桥段,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读者就会感觉到在这平缓的语气之下,作者的克制。
有人说,小说的语言不仅有温度,也有色彩。我很同意这种说法。在读刘薇的《最后24小时》《儿科病房》和《医路风尘》这三部长篇小说时,这种语言,或者说语言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境,总会让我想起一种颜色,就是医院和病房那种特有的安静的白色。可以这样说,在她的所有作品中,这三部长篇的这种特质最为明显,也具代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