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9|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乳业)奶粉崇洋媚外令人忧

发表于 2011-3-6 12:13: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中国新词汇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目前最火的是“拖粉一族”一词——指的是近期内地游客赴港澳,已不太关注电子数码产品,而是拖着大包小包奶粉打道回府。他们的抢购甚至引发港澳部分品牌奶粉“断供”。
  当然,这与去年物价高涨,广东人为省钱到港澳买奶粉不同,此次更多的内地人则是冲着奶粉质量去的,买的是“安心”,与价格无关。
  与此相关的,是媒体近日报道“皮革奶”重现江湖。三聚氰胺阴霾尚未消退,“皮革奶”又来,就再次引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恐慌,掀起“拖粉一族”赴港澳抢购洋奶粉的热潮。
  妈妈们“舍近求远”也要买洋奶粉的表现远不止赴港澳抢购,还有花高价通过网上海外代购或托人从海外代买的。
  而且,买奶粉舍国货选洋货已非个别现象,正成为全民性的集体普遍行为。央视记者在北京调查就发现,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不会买国产奶粉;而产销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国产奶粉市场份额已从2008年前的占六成降到去年的五成,且还在进一步萎缩中。
  汉语虽有“崇洋媚外”一词,但更多体现在思想意识方面,现实中对洋货“崇洋媚外”到如此程度,史所罕见。其传递出的信号令人担忧:中国乳业已经出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不仅是公众不信任国产奶粉,还有公众不再信任监管机构。
  于企业而言,近年来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激素奶粉、“皮革奶”传闻等频发,虽是个别企业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所致,但因此类事件“前赴后继”,负面新闻一次次刺激消费者的神经,致使个别企业的不诚信行为被无限放大,成为整体行业的诚信危机,有媒体甚至把中国乳业比作另一个被丑闻和黑幕缠身的“中超”。
  于监管机构而言,尽管奶制品安全这些年前所未有的被重视,对违法企业的处理也极严厉,但公共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致使监管机构公信力大大受损,权威表态难被公众认可。比如“皮革奶”传闻,虽然相关部门辟谣称系2009年旧闻,权威检测机构也说国产奶粉、进口奶粉无明显差异,但仍不能打消公众疑虑,“拖粉一族”匆匆脚步依然。
  温家宝总理2月27日同网民聊天时说,社会诚信和公信力解决好了,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社会进步如此,要走出危机的中国乳业也应如此。只有各方拿出刮毒疗伤的气质,通过重建企业诚信和监管机构公信力,才能重建中国乳业信誉,赢回消费者。
  否则,中国婴儿未来多数都吃进口奶粉,这不仅让消费者无端多花钱,更将损害整个国产乳业的未来。
  还要看到,当前面临信任危机的并不仅是奶粉,奶粉只是中国食品安全危机的冰山一角。去年一份权威调查显示,食品安全成了中国人的最大不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其他食品领域如何在企业诚信、监管机构公信建设方面提早着手,让公众安心、放心和有信心,而不至发展到像奶粉那样人见人躲的极端程度,值得警醒。
  1月以来陆续召开的各地方两会上,“幸福”二字屡被提及,让人民幸福已成为各地政府新的工作重点。2月27日,温家宝又定义“幸福”为“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看来,要让人民幸福,食品就首先得让人民安心、放心和有信心。

来源:重庆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