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6|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乳业)“奶粉荒”背后的尴尬

发表于 2011-3-6 14:34: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节以来,我国的香港和澳门相继爆发“奶粉荒”,据报道,“奶粉荒”的源头是大量内地客涌至港澳抢购各品牌进口奶粉,其中包括不少“水客”扫货后转售内地市场,这波强大的购买力不但导致很多超市的奶粉断货,更是触发奶粉价格全面上涨,买不到奶粉的港澳家长们甚至发出了“征收奶粉离境税”的呼声。
  奶粉是必需品,也是消耗品,照理说家门口购买既方便,也能保证新鲜度,但内地家长为何舍近求远,去港澳囤回一箱箱奶粉呢?很多人会认为,价格是决定这种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然而笔者发现,随着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价格已经不是消费者选择去港澳购买奶粉的驱动力了。拿某进口品牌奶粉举例,一罐二段奶粉在内地的售价与香港的标价相差无几,也就是说,便宜的只有一个汇率差。而且,如果从“水客”渠道购买奶粉,每罐还会被加价十几元到几十元,不是“不得已”,谁愿这样“不方便”地买奶粉?
        笔者对身边有宝宝的家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家庭是给宝宝吃国产奶粉的,倒不是这些家庭条件有多好,而是他们对国产奶粉已经失去信任。从毒奶粉到三聚氰胺,再到三聚氰胺奶粉的回流,每一次负面新闻都让家有宝贝的爸爸妈妈们胆战心惊,对宝宝的健康问题谁敢有侥幸的态度?因此,选择进口奶粉,选择到港澳购买,实为无奈之举。
  笔者认为,让港澳的宝宝们面临断粮之忧的,并不是内地的购买力,而是内地的监管力。归根结底,安全因素是家长在购买奶粉时的“第一考虑”,与安全相比,价格高低、方便与否甚至新鲜程度都是“浮云”了。在笔者看来,所谓监管力,并不是查处力,在奶粉出现问题后及时查处并不是最有力的监管,因为,发现问题往往是在商品上架后、销售后,这就意味着,已经有奶粉进入了宝宝的胃。对于吃了不合格奶粉的宝宝来说,没有挽救办法,只能祈祷宝宝自身的“抵抗力”。真正的监管力应是防范任何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港澳市场相对规范的检测、召回、赔偿制度,公开透明的操作,让发生问题的概率更小。
  最新消息是,在供货商、经销商等多方努力下,港澳的“奶粉荒”有所缓解。与此同时,内地市场有关“皮革奶”的报道又让家长们陷入恐慌。奶粉安全何时才有保证?港澳市场相对于内地市场的需求而言,总归是杯水车薪的,这背后的尴尬,谁来解?答案不言自明。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