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回复: 0

王方晨创作的“体面”和转变

发表于 2021-12-27 09:53: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日报   施战军 
王方晨30年来的创作,可用“三体”来概括。一是体量。王方晨是一个有体量的作家。他确定一个方位后,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让你很难预料。不过,他创作的饱满度始终存在,给人感觉好像核弹头,永远处在能量巨大的待发状态。二是体认。王方晨一直试图看清这个世界,体认出事物的本质来。他的抓手也与众不同,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体认这个世界的入口。结果是,我们很难说清楚他的路数,这是由他体认方式的驳杂和他个人兴趣的丰盛带来的。三是体面。王方晨的所有表达,都体现为价值观上的质问和探寻。如果说他有一种价值定位,我觉得就是“体面”两个字。比如道德问题,王方晨很精妙地把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问题转换为文人话语,也就是将道德转为体面,归于人的尊严。
王方晨先是勘察体面是如何沦丧、如何模糊、如何被撕碎的。他一开始感兴趣的就是这个问题,比如早期的《乡村火焰》等。他写非常糟糕的现实生活,美感和信心常常被他的愤怒淹没。他写乡村生活,看上去有很多人物和场景,但视野是狭窄的,这是他追求尖锐的结果。可贵的是他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慢慢调整,把激愤化为执着,思索将有寄托、有重量的体面重新建构出来。这时候他的脾气还在。像他后来作品中那些优美的句子,尤其是描写女性的优美的语言,此前确实比较少,只有写鬼灵鬼气的地方才来劲,那奇妙的语感才上来。
到后来,王方晨意识到了过去的那种情绪方式,对于小说尤其是长篇建构的影响。于是,他的心界变宽了,作品慢慢延长了它的触角,向执着的抗辩转型。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王方晨展现了自己的多种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