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9|回复: 0

专业的批判与业余的文学 ——读陈歆耕著《剑魂箫韵:龚自珍传》有感

发表于 2021-12-27 16:46: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胡晓军  

《剑魂箫韵:龚自珍传》陈歆耕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三年多前,报上刊出一篇向当代旧体诗发难的杂文。作者在阅读了一些当代旧体诗作品后,发现他们只习得古人皮毛,未获得其中精髓,于是徒有格律之表,略无情志之实,只是用无病呻吟涂鸦了“兴观群怨”的本色。行文至尾,作者捧出龚自珍的“纯真”说,对“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种花都是种愁根,没个花枝不断魂”极力推崇。原来龚自珍对清代士林盛行的虚伪,特别是将诗文当作虚伪的载体,曾作过猛烈的批评,将这些诗文统称为“伪体”。杂文的题目《“伪体”诗词何其多》由此而来,结语是:“这下我们可以大致明白当代旧体诗整体平庸的症结所在了吧?”
  此文作者是文学批评家和杂文家陈歆耕先生。陈先生文风尖锐。他在《文学自由谈》上的评论,在专栏《文坛呓语》里的杂文,为使观点突出、表达到位,宁肯失去一些平衡,包括关键性的平衡,似乎是存心卖出几线破绽,因而会透出几丝“明知故犯”的狂气。这在当代的文艺评论界实不多见,我认为与其说他性格所致,还不如说他不肯委屈了性情。不管怎样,陈先生在主客二观上,都彰显了争鸣之于文学批评的必要性。
  三年半后,当陈先生把他的第一本历史人物评传递给我时,我方才明白,原来那篇杂文所批评的,岂止当代旧体诗而已。掉个头说,陈先生透过“哀艳杂雄奇”的龚诗,发现了更多东西。因此,陈先生劝人“一定要读龚自珍”、读龚自珍的诗文,就像他一样。我相信陈先生作为文学批评家,关注和研究的便是这些,他在书中直录了大量龚的诗文,并通过夹叙夹议的解读,将“一定要读”的道理接二连三地揭了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