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2|回复: 0

曾繁仁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与启发

发表于 2021-12-27 19:56: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段吉方

  《曾繁仁学术文集》全面体现了曾繁仁教授五十余年来在中西文艺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辛勤耕耘与理论成就,对当代美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

  首先,曾繁仁教授是西方美学研究的开拓者。《文集》第一卷即收录了他的《西方美学简论》,这是“青年之作”,最早出版于1983年。在国内西方美学研究刚刚起步的年代,曾繁仁教授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狄德罗、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思想做出了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的研究;西方美学理论中的美的本质问题、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审美与启蒙的问题、康德与黑格尔美学思想体系的评价与影响问题等,均得到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其视野的宏观性、理论的明晰性,令人赞叹。

  其次,曾繁仁教授是中西审美文化理论批判分析的阐释者。《文集》展现了曾繁仁对当代中西审美文化思潮的理论分析与批判的眼光、视野与立场,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与人文关怀,在“全球化”、后现代思想与生态美学、当代人文学科的地位与价值等问题上,保持了清醒的思考、深度的反思与个性化的批判。从《文集》亦可以反观六十年来当代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基本历程、变革路径与发展方向。

  再次,曾繁仁教授积极开创生态美学研究新领域,是当代文艺学美学跨学科研究的实践者。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专心研究,生态美学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成长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曾繁仁教授功不可没。《文集》第五卷《生态美学导论》集中展现了曾繁仁教授提出、倡导、创立生态美学的过程,同时在生态美学由传统认识论走向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由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路径、由静观美学走向当代人生美学和存在论美学的理论范式等关键性学理问题上做出了系统的探索,展现了当代生态美学的整体理论进展。

  最后,曾繁仁教授还是美学研究走向现实与社会的倡导者,其美育思想在当代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曾繁仁教授的美育思想有四方面突出的理论特征与启发:一是美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扎实,思想谱系研究系统深入;二是方法论效果明显,特别是比较视野中的中西生态文明研究成果显著;三是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得到充分继承与发扬,美育研究积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四是美育的教育、实践意义突出,书法、绘画等具体艺术门类的美育功能研究及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研究,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