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艺报 李晓丽
对社会转型期的文学记录一直是当代作家关注的话题,静心最新的长篇小说《大沙河畔》为这一题材提供了带有作家独特精神气质的思考。作家深谙聚焦写作的手法,选取一座中原小城做实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两代人的人生际遇,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经济社会转型中爱情、婚姻、民间伦理与知识分子命运等冲突,呈现出对时代的真实记录。静心的这部作品不仅在人物刻画与文化内涵方面颇有力度,其别有新意的叙事特点也同样引人注目。
人和街老李家噼噼的鞭炮声,揭开了《大沙河畔》故事的序幕。婚丧嫁娶,邻里围观与活泼泼的点评,这些具有鲜活民间味道的叙事,宣告了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的基本方式。一直以来,揭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是当代作家自觉担负起的文学职责,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同地理空间受到的来自物质观念、婚姻伦理、道德观念的冲击不同,大都市中人受到金钱、欲望的挤压,人性变异;而城乡冲突同时也带来乡村日渐凋敝、解体与迷失,城乡两极的巨变呈现出的生活景观,为作家提供了开阔的书写空间。而相对而言,对夹杂期间的小城书写,城乡落差没那么剧烈,书写小城在时代交替中的历史变革,则对作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