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
       “一边是已开发的油井不出力,另一边为了维持产量稳定,不断投资打新井。”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厂长贺东旭表示,这种靠投资维持产量的做法不可持续,也不符合油藏经营的理念,必须转变方式,努力把已有油藏经营好、把成本降下来。 |
截至目前,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油井开井率同比提高5.5%,水井开井率同比提高11.2%,增幅均列胜利油田第一,产量超计划运行。 |
胜利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是全国第二大油田,其下属二级单位桩西采油厂位于河口区,距离市中心约70公里,生活配套设施落后,条件相对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桩西采油厂党委书记刘博介绍,2020年底,桩西采油厂正面临“四大危机”:扭亏脱困压力大,“十三五”末账面盈亏平衡点高达65.74美元/桶;勘探空间受限,增量投入严重受限;原油产量体量小,需要增加经济可采储量;主业人员相对多,人均产量、人均管井数等与开发单位最优值存在较大差距。 |
其中,采油管理一区的五号桩油田是桩西采油厂扭亏脱困的典型,其产量占该厂十分之一,盈亏平衡点一度超过100美元/桶,经济可采储量所剩无几。 |
“在大开发时期,靠投资打下339口油水井,大量固定资产带来的折旧费用就超过30美元/桶,且大部分油藏渗透率较低,导致开井率不足。如果继续在这里投资,就要继续增加成本;但减少投资,地下低渗透的原油又无法开采出来。”桩西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经理孙伟介绍,五号桩油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产量下降太快,在过去3年,五号桩油田产量曾由11万吨下降至6.6万吨。 |
然而,对于今年力争扭亏的五号桩油田,他们将年产量任务由6.6万吨增加到8.6万吨。 |
“磨刀不误砍柴工。”贺东旭说,在经营压力大、迫切需要新井投产提供“新鲜血液”的时候,却推迟了6口新井投产的步伐,而是先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只有保持地层能量,才能解决开发的基础问题,带来更大效益。 |
“广大职工围绕区块、井组井网完善,通过防砂、大修等措施恢复停产油井69口,日增油水平108吨,油井开井率提高5.5%;扶停注水井50口,日增水量4721立方米,水井开井率增加11.2%。”孙伟介绍,在五号桩等低渗、特低渗油藏,通过压驱注水有效恢复地层能量,桩606-斜4井组实施后最高日增油能力25吨,目前日增油能力10吨,累计增油4039吨。 |
之前,桩西采油厂开井率只有50%,有一半的油水井处于停井状态,这项指标在胜利油田所有开发单位中排在最后一名,而每年要投产新井约30口。今年上半年,受投资影响,桩西厂直到5月底才有一口新井投产,同比减少新井产量1.433万吨,在前9个月仅投产6口油井,但数据显示,该厂盈亏平衡点较今年初大幅降低,保持产量稳定,日产油量从年初313吨上升至目前366吨,综合递减下降17%。 |
“以往都是从生产角度认识油藏,更多地关注生产指标,比如自然递减率、综合含水率。现在更多地研究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分布,从更深层次去认识油藏。”贺东旭介绍,由于注水补充地层能量需要消耗大量当期成本,各采油管理区迫于经营压力都顾虑重重,采油厂决定,采油管理区注水成本可以由采油厂先行垫付,且不予考核,等注水见效再由采油管理区还账。 |
“各采油管理区没有了巨额成本透支的顾虑,纷纷完善井网、恢复地层能量、控制含水率上升,从水驱状况、停产停注井、低产低效单元等3个方面开展潜力调查,对油藏分类施策,促进存量油气资源提质增效。”贺东旭说。 |
“通过井网完善、流场转换、产液和注采细分调整,恢复地层能量,盘活地下存量资源。”桩西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经理赵磊说,过去一年,该管理区效益扶停了14口油井,截至目前,桩西采油厂已效益扶停114口油水井。 |
刘博介绍,五号桩油田今年以来通过精准分析油藏,发现许多油井具备压裂潜力。在成本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和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开展承包合作,为该油田提供新技术,并承担风险不预先收取费用,为该油田降低了前期成本,采出油后双方平分。初期对3口井进行压裂,每口井日增油约7吨,目前,该油田盈亏平衡点不到50美元/桶。 |
过去一年,孙伟一直为“打倒”加热炉而不懈努力。孙伟所在的管理一区,拥有桩西厂三分之二的加热炉,与其他单位不同的是,该管理区的加热炉一年四季都在烧,该区块所产原油含蜡高,凝固点高达40多度,一天要烧一万多立方米天然气。 |
“成本高了,效益就变少了,管理区是油藏经营责任主体,必须想法设法让效益最大化。”孙伟介绍,他带领职工用螺杆外输泵、太阳能加热等方式减少103台加热炉。如今不仅不需要买气,每天还能外输天然气0.8万立方米,降本同时还实现了创效。 |
“减速箱的渗漏是困扰一线生产人员的疑难问题。”桩西采油厂副厂长魏新辉介绍,依托技师协会,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台抽油机减速箱进行开箱解剖分析,找出管理、技术等八个方面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制定减速箱治理计划和措施,延长了保养周期。 |
据悉,桩西采油厂两年间成本降至47.41美元/桶,提前实现了胜利油田下达的47.5美元/桶的亏损治理目标。“开发了33年的‘老油田’,又焕发出新活力。”刘博表示,从巨额亏损到扭亏脱困,深究原因最根本的是主动作为,过去更多的是把亏损归结于低渗透油藏的客观因素,而现在广大职工开始探索一切可能性,推动油田降成本、提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