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64|回复: 1

原因公布!违规使用电焊,致8人遇难,1名消防员牺牲

发表于 2022-1-4 16:10: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1年结束前,
安全事故连发,12人死亡,
1名消防员因公殉职,
惨烈事故敲响警钟,
提醒我们伤害总是在一瞬间发生,
安全红线不可触碰!
01
大连一市场发生火灾,致8死1消防员殉职
2021年12月31日11时11分,辽宁大连市鞍山路一市场地下二层发生火情,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名消防员因公殉职
1月3日上午,辽宁大连召开“12•31”火灾事故现场会,发布“12•31”火灾事故是企业违法建设冷库,违规使用易燃保温材料,违规使用电焊动火作业,造成保温材料着火,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8人窒息遇难,1名消防员壮烈牺牲,暴露出大连市消防安全在管理体系、隐患排查、执法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02
山西临汾一企业爆炸,致4人死亡
2021年12月28日,山西省临汾市临汾染化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
经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二硝车间硝化分离器至水洗锅间的放料蒸汽夹套管道有漏点,在未办理完动火作业票证和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情况下,违规对夹套管道漏点进行补焊(电焊作业),导致放料管道内的2,4-二硝基氯苯受热分解爆炸。
两起事故都是人为所致,
是一连串违规操作下导致的悲剧。
悲剧之后,除了缅怀不幸遇难的人,
更重要的是引以为戒,
从意识、行为、管理三大方面,
切实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隐患排查能力。
用火作业是企业重点监管的作业活动,
也是不安全行为和
不安全状态最多的环节之一,
用火作业存在的主要危害
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虽然用火作业是炼化企业控制最严格的作业活动,但也是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最多的环节之一,主要表现在:
◆ 作业许可证填写不认真,作业许可证代签字。
◆ 作业许可证级别与实际不符合,随意升级或者降级,用火作业的时间、用火部位及内容与实际不符。
◆ 不检查用火人的特殊工种证件。
◆ 作业许可证中填写的作业人员与实际施工人员不符。
◆ 施工作业负责人、施工作业所在单位的负责人、签发用火作业许可证的人等相关人员不到现场确认。
◆ 危害因素识别流于形式。
◆ 对用火部位不进行采样分析。
◆ 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设备、管线不置换或虽经置换但未达到安全要求。
◆ 与用火作业相连接的管线未进行有效隔离,未对下水井进行有效封堵,周边存在影响用火作业安全的其他作业,现场不配备灭火设施,乙炔气瓶距离用火点太近。
◆ 用火作业过程监护人随意离开现场,离开现场不通报、不停止作业;监护人在监护现场做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看报纸等。
◆ 高处用火作业不采取防火花飞溅的措施。
◆ 用火作业结束后,对现场不进行检查验收。
由于炼化企业厂区内用火的位置和条件千差万别,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作业前要针对作业内容,结合作业位置、作业环境等进行全过程的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01
工艺处置及采样分析
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并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若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应再次进行用火分析或在管线、容器中充满水后,方可用火。
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进行检测分析,若其含量超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用火作业许可证”上注明。停工大修装置在彻底撤料、吹扫、置换、化验分析合格后,工艺系统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设备、容器、管道首 次用火,须采样分析合格。
分析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对较大的设备,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上、中、下3个点进行检测,采样时要将采样管伸向设备内部;设备内的气体比空气重时,应在底部采样,比空气轻时,应在上部采样。
在设备外部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要求分析范围不小于用火点周围15 m。环境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分析可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
02
检查确认用火环境
作业前,要检查确认用火环境是否安全,对用火点周围下水系统存油进行冲洗,下水系统内无存油后要对下水系统进行有效封堵,下水井及地漏系统用不少于两层的石棉布覆盖,并用不少于5 cm厚的细土封堵,或用水泥抹死,无存油的地沟要灌满水。用火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
03
用火作业许可证的办理
用火作业实行分级管理。一般按照用火作业的部位、时间、危险程度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用火作业以及固定用火区作业,不同级别的用火作业仅仅是审批权限、有效时间不同,在管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方面没有什么差别。
对于用火作业,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和管理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在盛装或输送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有毒有害介质或其他重要的运行设备、容器、管线上进行焊接作业时,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确认,对设备、容器、管线进行测厚,并在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施工用火作业涉及到其他管辖区域时,由所在管辖区域单位领导审查会签,并由双方单位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各派一名用火监护人,按用火级别进行审批后,方可用火。用火点距生产装置、罐区边界15 m以内(一般生产装置边界是装置围栏或相当于围栏的位置,罐区边界是防火堤),对该装置或罐区安全生产可能造成威胁时,用火作业许可证必须由该单位领导或值班人员会签,必要时加派用火监护人。
以案为鉴,
用火作业一定要遵守现场操作规范,
星星之火,
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16:11:24 | 查看全部
以案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