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0|回复: 1

【写作课--430】“三炼”出短章

发表于 2022-1-8 09:04: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笑梅

  把稿子写得短些,一方面是指绝 对字数少,如写消息,或三五百字,或千八百字;另一方面是指相对的“短”,也就是说即使文字不少,但读者阅后不仅不会感到絮烦,还有意犹未尽之感。

  如何短下来,不外乎精心炼字、炼句及炼章。

  一、炼字。

  在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经典的炼字:“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敲”和“绿”字,都是诗人反复琢磨,几经掂量才确定下来的,“推敲”一词也是在这种炼造中得来。所以当我们读到“红杏枝头春意闹”时,一个“闹”字,春日的生机与烂漫便尽现眼前,让人不得不感叹诗人深厚的功力和绝妙的才情。

  新闻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王崇伦抓豆腐》这篇短新闻中,作者交待,生活在大豆之乡的哈尔滨市人民吃豆腐居然成了难事。于是,市委副书记王崇伦上任第二天, “就一步跨进了豆腐坊”。一个“跨”字,生动地表现出王崇伦急人民之所急,想尽快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急切心情,一个公仆的形象立刻就烘托了出来。

  二、炼句。

  这意味着要“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在通讯《挑春联》的最后一段有:小李按村支书的意思写好“党风端正千民敬仰  政纪清廉万众心碑”的上下联后,问支书横批写什么,支书略一思索说——“稳如泰山”。文章就此戛然而止,把横批背后的含义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炼章。

  让新闻作品短下来,可以靠结构的紧凑和语言的省略。就拿省略来说,既可以省略导语,开门见山,直奔新闻主体;也可以省略背景,对大家都已熟悉的人或事物的背景材料省却不说,避免重复;还可以省略结尾。

  有古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把所问省略,留下笔墨去写童子所答,不见问而问在其中,称得上“文约而事丰”的典 范。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09:07:01 | 查看全部
精心炼字、炼句及炼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