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潍柴首席技师管亮
“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齐鲁工匠”“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齐鲁行业工匠”“鸢都产业领军人才”“潍坊市金牌工匠”……走进潍柴首席技师管亮的创新工作室,一面荣誉墙格外引人瞩目。墙上摆满了近三年来,他获得的多项重量级荣誉,以及十几项专利证书。不久前,荣誉墙上再添殊荣,在全国首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上,管亮凭借精湛的技能、出色的发挥,一举夺魁。
2018年,管亮参加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获得了二等奖,能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并不是容易的事,同事纷纷恭喜他,管亮却心有不甘,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想,就是夺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4月份,全国首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启动,潍柴选派4名精兵强将参赛,管亮是其中之一。经过预赛的严格选拔,4人顺利进入总决赛,与来自全国的62名选手一决高下。
此次竞赛分实操测试和理论测试两个赛项。理论测试占总成绩的40%,分值比重增加,而且没有题库,这意味着所有涉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的知识都要扎实掌握,非常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实践能力,也成为了参赛选手之间拉开总分差距的关键。这种状况是管亮自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来第一次遇到,因此他利用半年多的时间,从网上搜索了上万道相关习题认真学习,还专门买了3本专业书籍,强化理论学习,练就“真功夫”。
实操测试设置了高难度试题,其中现场进行机床系统功能开发,就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平时工作中,仅仅侧重在机床外围增加自动化、智能化等功能装置,从未尝试过对机床系统进行功能开发。4个小时的实操测试过程,管亮用了最后1个多小时在现场查阅机床参数资料,一边编写、修改程序,一边反复进行功能测试,最终完成了功能开发。
从一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管亮凭借的是25年执着的坚守。2018年,西门子推出新一代PLC技术系统,对提高数控机床自动化操作控制水平效果显著,这也激发了管亮极大的兴趣。他瞄准这个新的学习方向,牵头提报了技术创新项目。当时企业关于PLC技术运用几乎没有,项目提报后,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经过近3年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如今PLC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生产单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几年前,潍柴引进了一台价格高昂的数控加工中心,配备有国际先进的西门子数控系统和马波斯测量系统。然而该设备落户后,常常因机床与系统之间配合不紧密,导致生产秩序严重受损,造成大量成本浪费,机床厂家和系统供应商对此也无计可施。为解决该问题,管亮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拿着英汉词典,对照着复杂的机床英文说明书和系统参数,在现场一点点采集数据,反复测量分析,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管亮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带领攻关小组终于突破了马波斯测量系统技术壁垒,并创新性地开发了一些防错报警新功能,有力保障了生产秩序和产品质量。
这些年来,围绕生产一线效率提升、质量防错、智能制造等方面, “一专多能”的管亮带领项目团队大胆创新,积极将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RFID技术、伺服电缸技术、PLC技术等广泛运用于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线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累计解决各种设备疑难问题1000多个,完成技术革新项目近400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管亮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徒弟及各单位的维修同事。作为企业的在聘内训师,他还先后完成了十几门教程的开发,并以创新工作站为平台,举办数控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等相关专业培训近300场次,培训达1200多人次,培养出了 “齐鲁行业工匠”刘韶龙、 “潍坊市工匠”甘洋洋、 “潍柴工匠”郑小洁等多名高技能人才。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工匠是磨砺出来的。管亮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工匠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国制造迈向高端不断奉献着汗水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