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43|回复: 0

让非遗展现青春风采(新语)

发表于 2022-1-8 21:04: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非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元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青春风采雕版印刷在直播平台上吸引成千上万年轻人观看,京剧脸谱图案印到腕表上,故宫文物变成新颖的文创形象……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广泛运用和精准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到非遗,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

  用丰富的表现形式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可以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年轻人关注非遗,渴望深入了解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非遗传承人应主动作为,深入了解年轻群体的所思、所想,增加非遗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一方面,在发扬与传播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通过新技术进行活态展示与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另一方面,非遗元素主动与新国潮联动,通过优化设计、增加个性化方案,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品位。非遗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既能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获得更加广泛的受众,也能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互动。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开发利用。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同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相关部门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90后占比逐年增长,为非遗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年轻一代已开始接棒,非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元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青春风采。

  (作者:陶晶,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