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9|回复: 1

《潜入青纱帐》之续

发表于 2011-3-10 20:27: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潜入青纱帐》之续
                                           ——买玉米
       偷过一次玉米之后,我发现我这个业余小偷没有发展成专业小偷的潜质。我认为专业小偷应该具备过硬的偷盗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偷别人东西时有着拿自己东西一样的从容。很显然,我不具备这些。仅有的一次偷玉米活动,整个过程里我觉得很刺激,很紧张。当然其过程也很好玩。
       偷一次不失手是偶然,偷多次还不失手那就是技术了。我们没这个技术,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偶然”。所以我们决定刺激一把紧张一次就够了。用业内人士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金盆洗手不干了”。
       洗手之后,想吃玉米只能自掏荷包了。好在玉米不是啥金贵东西,我们就是天天吃顿顿吃也吃得起。只是这下乡村采购玉米的事情谁去呢?经三人商量后,定下人员名单:小苏。
       小苏是谁?小苏就是本人,本人就是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换好衣服(换掉工作服穿便衣)向井场附近的小村庄开路。走进村子,很快打听到一户种玉米的人家,走进那户人家的小院,院子里长有一棵大枣树,树上挂满了青色的果实,我在院子里喊了一声:“有人吗?”从屋里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问:“你找谁?”我说:“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少年说:“我爸爸帮邻室家(方言:邻居)干活去了,我妈妈,我妈妈不在家,她走道了!”好在我以前看过一些乡土文学,了解到方言里“走道”是改嫁的意思,如果事先不知道“走道”的意思,也许我会根据字面上一个“走”字,理解成他妈妈去世了,或许我会说出“节哀顺变”之类自以为很安慰人的话。如果真这样,就闹笑话了!
       我跟少年说:“听说你家种玉米,我想从你这买些新鲜玉米,你爸爸不在家你能做这个主吗?”
       男孩:“我能做主,你要多少?”
       我:“多少钱一个?”
       男孩想了想说:“一块钱一个”。
       我:“你看人的眼光怎么这么不准?你好好看看我像有钱人吗?一块钱一个你也要得出来?”
       男孩:“那你打算给多钱?”
       我:“我不会让你吃亏的,就按现在的市场价购买,两毛五一个咋样?”
    男孩沉默了。
       我:“你一斤玉米面能卖多少钱?玉米面市价一斤是五毛,两个新鲜玉米从地里收回来,脱粒碾成面能卖出五毛吗?这还不算你收玉米晒干磨面搭进去人工和时间。哪个划算呢?”
       男孩再次沉默。也许他在心里算这个帐呢?也许被我忽悠住了。短暂的沉默之后,他说:“两毛五就两毛五,你要多少?”
       我:“要四十个,十块钱的”。
       男孩骑着摩托车去地里给我掰玉米了。玉米掰回来,四十个玉米装了大半个编织袋(有的地方叫蛇皮袋)。我拎了一下,很沉。我跟男孩说:“先不给你钱,麻烦你把这些玉米送到我们队上,到队上我给你钱。”男孩说:“那送这一趟摩托车耗的油钱算谁的?”好小子,还真是精打细算。我说:“我从你这买玉米了吧!你免费给我送到地方,只是你售后服务的一个环节。售后服务你该知道吧!这次咱两合作愉快的话,就会有下次合作,下下次合作。次数多了你不就赚到钱了吗?”
       男孩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骑摩托车把玉米给我送到了队上。我也没有食言,后来又屡次在男孩那购买了几次玉米。那段日子,我们三人除了早饭不吃煮玉米,中饭和晚饭都要吃几个煮玉米。我们的胃里总是充满了未消化和半消化的玉米粒,直到那口井完井搬离那个小村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6:24: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