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1|回复: 0

苏州的清词 曾龙

发表于 2022-1-9 16:13: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2022年01月09日 03版)
于一座城市而言,建筑是对其肌体与魂灵最好的延展。而在苏州,园林就是嵌入这座城市血脉的音符。

首次游苏州还是在读大学,当时独身前往,枕着一夜火车的轰鸣。那时还不懂旅游攻略,随众买票入园,至今印象已模糊。重游苏州前,早早做了攻略。所以,刚抵故地,瞬间就在心中打开了文化与色香的经纬:以全知的视觉去体感一座城市的风味。

由于游过园林,所以再行苏州,我便把重心放在这座城市底蕴与烟火气的探寻上。

论苏州的血脉,观前街和平江路无疑最具代表性。这一新一旧的街道,一个现代摩登,另一个古韵横生,相互勾芡,共同联通了苏州多样而富有生机的文化经纬。两条街我都爱,不过更倾向观前街的饕餮美食,相较于初见时的繁华摩登,观前街更多的是藏在舌尖下的烟火。

观前街多美食,其中以面为一绝,这面又以秃油面最入我心。“秃”在苏州话中为只有,而油则是那金黄的蟹膏,将珍贵的蟹膏取出,然后辅佐料烹制,可将蟹吃出至境。不过,油浓度高,且多腥气,初食鲜,后却越发油腻,食蟹黄面多为拌。而其他如大肉面,重的则是汤汁。苏州人讲究头汤的鲜美,再配上大肉的酥软,颇有滋味。不过,苏州面多贵,如一碗秃油面要百元。除了面,苏州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将别处的早点当夜宵售卖:但见夜色中,一众人围拢于一店铺,聚坐一起,边喝豆浆边嚼油条,其乐融融,将不起眼的早点吃出了腾腾的火锅气。苏州的豆浆分咸甜两种,甜豆浆平常,咸豆浆则加了许多不知名的辅料,食之颇为浓稠。

“水乡”苏州,有水的地方便有了古韵与生气。山塘街无更多装潢后的惊艳,只是随一条清流,在夜色中等着船桨轻摇。山塘街不长,既无观前街现代,也无平江路庞博,只是在夜色中静静行步,听着从酒馆里缓缓淌出的民谣,思绪就可立于碧波入梦。

除了园林,古镇亦是苏州的主角。作为苏州的头牌古镇,周庄近年来声名鹊起。几年前初访苏州时,也曾一并游历,不过也如初访园林般心中留韵不多,倒是那里售卖的万三蹄滋味还一直回味至今。此访苏州,又将心定在了同里。同里有地铁可抵,前往便捷,入一方石门后可见古镇。初见同里无更多惊艳,只是岁月的清流在其中缓缓濯染,青石板的街道,古朴青素的宅院,残月般的弧桥,瞬间勾勒起我对水乡的全部想象。只是景致过于平乏,相较于江浙一众水乡,无过多特色可点。

装着满心乏味向前,而后所见却让滋味越发昂然,陈见随之也四散。相较于周庄闻名后蜂拥而至的哗然,同里却享有更多岁月的恬淡与余韵,许多小镇居民或闲聊,或行步,全然世俗生活。入一宅院,堂室辽阔,层层递进,每一层都别有洞天,直至抵一石门后豁然,一众假山蔓延于一小湖之上,湖中多锦鲤,见人来,便聚集向人,仰着殷红的小嘴,渴盼投喂。

水,亦是串联起同里之魂。同里的水不同于山塘,濯染的是民谣气息,也不似周庄,在船桨的击打声里变得柔软易泣。同里的水多碧色,古镇似印染有翡翠的华贵。时而可在船桨中听见岁月的喘息,时而也会伪装起来,激越成水里的一尾游鱼。

苏州,是面,是水,是岁月烂漫的清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