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0

中药产业拓宽致富路

发表于 2022-1-11 11:2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经济日报记者 刘成
  丹参种植基地内,机械隆隆驶过,丹参便翻出地面;收获的药材被拉到车间,清理、烘干、包装后运走;不远处另一工厂的制药车间里,药材经过流水线加工变成一包包中药……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这条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链让记者印象深刻。
  “这里种植的丹参,其丹参酮含量普遍达到国家药典标准的3倍以上。”青岛海缘道地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科负责人张丽秋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共种植了2万亩中药材,正在发展中药饮片生产、中药材提取、中药配方颗粒生产。
  5年前,灵山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镇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没有开拓创新,我们不可能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镇街,发展成为青岛市级医药产业基地。”灵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修振爱告诉记者。
  “灵山域内土质多砂、缺水,2016年我来灵山时,这里经历长时间干旱,老百姓都旱怕了。干部们也很心焦,决心闯出一条新路。”修振爱说,他们四处考察、找专家论证,根据灵山土地条件,认为种植耐旱的中药材是最佳选择。
  种植企业发现这里出产的中药材,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一开始的2000多亩发展到2万亩。“看到种植企业不断往全国各大药企送原料,我们就动了引进药企发展医药产业的念头。”灵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海涛说。
  但又一个困难横在面前: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灵山与区内的平台公司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多个医药产业项目。“我们规划了一个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这几年先后引进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中药深加工等产业项目10多个,总投资达百亿元。”徐海涛说。
  以医药产业的发展为契机,灵山又规划了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特色农业全面起势。
  产业振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灵山街道将驻地周边7个村拆迁,建起了灵山新村,村民住进了新居。新村绿化好,各种服务设施齐全。“新村的容积率很低,天然气入户、精装修、带电梯,综合设施配套比普通楼房完善很多。就是要让大家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灵山新村党委书记吴显祥说。
  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支撑产业发展。灵山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带动域内26个村庄年收入超过20万元,数千名农民就地转变为职业农民。2019年,灵山街道成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