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58|回复: 2

【书斋寻悟】每日一评:《天圣令》另一个穿龙袍的女人(2022★11)

发表于 2022-1-11 19:32: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b99874ce3f70c293c54323c48de115bc_MAIN202201041628000364491412028.png
《天圣令》,蒋胜男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
0fd14bf99b35fc97deb4e7816ba83b0f_MAIN202201041636000592431237969.jpg
蒋胜男
《天圣令》的主角是宋代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是除武则天之外,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穿上龙袍的女人。关于她,多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以讹传讹,却未曾有一部完整的历史小说来讲述这位女性政治家的故事。她在历代皇后中出身最寒微孤苦,从一开始在底层挣扎到收起锋芒,从为己求生到为爱人而收敛,再到为天下百姓收起欲望。这不是一个“后宫黑化”的故事,而是一段阅遍世情、最终恪守本心的故事。日前,中国作家网记者围绕《天圣令》对作者蒋胜男进行了专访。

历史与生活,灵感翩然而至
中国作家网记者:为什么会想写这样一部小说?
蒋胜男:《天圣令》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其实是我宋辽夏系列小说的第二部。此前的《燕云台》,是以辽的角度去看宋夏,《天圣令》是从宋的角度去看辽夏。

这个系列的历史小说探讨那个三朝并立的大时代。当中华文明的走向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之时,是什么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对于那个风起云涌、精彩纷呈的时代而言,只有一个视角是不够的。对于历史的触摸,不能受于一时一地一区域的思维限定,而应该用更大的视野和格局去重新审视。所以我写这个系列的小说,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用宋的眼光看辽和夏,也转换思路用辽的眼光看宋和夏,用夏的眼光看宋和辽,这样才是全景式的历史再现。这三部书,三个故事,都是探讨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前,我们该怎么抉择。

中国作家网记者:这次为什么把朝代聚焦在北宋,小说取名《天圣令》有何寓意?
蒋胜男:《天圣令》是刘娥在执政期间发布的一个法令,她执政时期的年号是“天圣”,《天圣令》在北宋法制编撰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有一部分的残本藏于天一阁。

我们现在看宋代,经济繁华、文化发达,宋代的美学令人沉醉,如《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但宋朝建立初期,天下仍不稳定,所有人都不知道它会不会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不知道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局面是否会重演。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宋朝初年由乱到治的过程。这部书写得跟之前的书不太一样,我加重了对历史人物的群像,以及这段历史的思考与演绎。难度提高了,但对我自己来说,是另一种提升。

中国作家网记者:写历史小说要避免硬伤,需要做大量的考据类的准备工作。您如何搜集历史材料,是否有实地考察?

蒋胜男:我一般前期搜集更多的时代资料,在搜集基础资料之后,我会到当地找博物馆,在那个时代留下来的物件中更立体地感受当时人的衣食住行。写《芈月传》的时候,我就去西安各种博物馆,去湖北找章华台旧址;而写《燕云台》的时候我也多次去内蒙古赤峰的辽上京旧址、辽祖陵等。这次为了写《天圣令》,我多次去了河南开封、郑州、濮阳等地。

这期间,也看了许多相关的书籍,比如一些宋代的笔记小说《东京梦华录》《容斋闲笔》《太平广记》《大宋宣和遗事》等,比如赵恒、寇准、钱惟演、丁谓等帝王将相的诗词全集,还有今人写的一些宋代考据相关的书。

中国作家网记者:实地考察的时候,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蒋胜男:开始写《天圣令》之前想去实地看看,先去了澶渊之盟的原地濮阳,然后去开封的时候看了清明上河园的表演,坐了夜航船,一直坐到开封府衙前,还在鼓楼吃了夜宵。只是遗憾的是,刚好开封博 物 馆搬迁,文物都打包了,没看成,还好得到朋友和当地文化局的帮助,博物馆的老师们给我了些他们原来拍的照片。第二次隔了一年再去,结果新馆还是没开。后来去郑州看省博,省博的主馆没开,文物都在旁边一个小场馆里,地方有限,看到的不多。去了三次都没看成功,也是挺遗憾的。后来是许多朋友帮忙资料支援,还有朋友特地去太原晋祠拍了非常详细的圣母殿全景和细节给我(圣母殿据说就是以刘娥和身边侍女为原型的),很暖心。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在写作中有没有遇到瓶颈期,怎么克服的?
蒋胜男:其实写作遇到瓶颈是很正常的。我之前写《铁血胭脂》的时候,在创作过程中随着资料和思考的深入,发现它跟我原来的计划和认知发生了冲突,继续深挖下去就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当时的状态是失眠、掉头发,整体状态很不好。那时候选择了先放下,后来才继续。一直到今年,我才打算回过头把《铁血胭脂》续完。有的读者说,“我看这本书是我读中学的时候,现在我都可以当孩子妈妈了。”这是我遇到过的最大的瓶颈。

《天圣令》是卡文之后再出发的产物,它是我写的第一部历史小说,初稿创作于2004年到2007年,其实创作完成了,但我还是对成品不满意,修改的时候卡文了,就先搁置去创作其他历史小说。当我写完《芈月传》和《燕云台》以后,距离这个故事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中,我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思路都有了很多的改变,于是我分别在2015年、2016年、2020年进行了多次重新打磨、提升修改。从原来的两卷本到现在的四卷本,虽然是一样的故事,但是内核已经完全改变了,这才有了全新的突破。

创作既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我追求突破,也无法停止对历史的探索欲。面对瓶颈,我会闭门深思,排除外界所有的干扰,静静地和一墙的书对话,和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走出来,走到现代社会,去关注时事,去和他人对话,包括张爱玲说的要听得到“市声”:去菜市场买菜,走过天桥,看那些人摆地摊,听他们讲许多有意思的事……生活和创作,是一体两面的事。体察生活,从身边的人事中获得一些感悟,那时候灵感就会翩然而至。

蒋胜男,温州大学网络文创研究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 第 十 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 领 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代表作《芈月传》《燕云台》《天圣令》《天圣令》,蒋胜男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历史的模样》等。(虞婧  2022年01月07日14: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 09:13:29 | 查看全部
没看过,买一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12:42 | 查看全部
今日推出【书斋寻悟】每日一评:新作谈 蒋胜男《天圣令》另一个穿龙袍的女人。欢迎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