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过去的一年,苏保利牵头安装施工道岔90组,处理疑难设备隐患16处。而每一场施工,他至少要跑十几甚至几百公里的路,检查验收500~800多个大大小小的螺丝,试验扳动道岔50多次,还要喊无数次话。这些数字虽然不会出现在苏保利的记事本里,但工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了让更多人学到悟透道岔隐患处理方法,去年12月,苏保利牵头制作了一个关于“分动外锁、可动心轨道岔的原理与处置方法”的视频课件,发到全段9个现场车间,供1200多名职工学习。课件的大部分素材也来源于他的小本本。
前几天,郑州迎来2022年第一场雪。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电务段道岔整治小组组长苏保利踏雪出门,继续忙碌“诊治”道岔疑难杂症。
“这个道岔不能锁闭,可能是固定道岔的钢轨水平偏差超标了。”1月5日,苏保利对郑州北站下行出发场342号道岔作出故障判断。该段郑州北车间职工史建伟、邵奇勋把工务人员叫到现场用悬绳一量,钢轨两端的水平偏差果然超标。去掉岔后第五块钢轨胶垫,钢轨水平偏差回到正常范围,道岔也恢复了正常。
史建伟和邵奇勋收拾工具准备返回工区,一扭头发现苏保利又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这个小本本是苏保利的记事本,每次处理完疑难设备隐患,他都会随时随地把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记下来,从不拖延。
今年53岁的苏保利是一名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写下19本工作记事本。很多年轻徒弟一开始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现在是电子网络时代,手机一拍照即可,照片和视频还可以通过微信、钉钉及时传送。但苏保利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用‘手机+手写’相结合的方式好,既能拍摄现场,又能记下隐患处理过程,一旦手机没电或丢了,小本本就是最宝贵的资料。”
正是多年来坚持走到哪儿记到哪儿,苏保利不断提升技能,成长为集团公司铁道信号专业工匠型人才。
小小记事本,屡屡立功劳。前不久,苏保利接到商丘北车间的电话,说有两组新更换的道岔出现不明原因的转换故障。他立即坐上最早一趟动车,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查找类似案例,在车上就对故障原因提前作出初步判断。赶到现场观察测量后,他果断判定是道岔岔根一个固定螺栓安装位置不正确所导致的,调整后道岔转换便恢复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