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回复: 0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丁照民:精研技艺 气焊薄铝

发表于 2022-1-18 13:49: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日报
      “丁师傅,人齐了。快点让咱见识见识!”在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泵业分公司,丁照民的工作室内聚集了一群年轻工人。铆焊班班长丁照民(见图,资料照片)笑着点头,拿起一片薄到用手可以轻易撕开的铝片,手持气焊,眨眼间,厚度不超0.3毫米铝片上的小孔被气焊焊补。大家小心地传看铝片,纷纷点赞。焊接中的常见单位是“道”,一毫米等于一百道,丁照民的工作便在这“几道”之间。
  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的薄铝类金属素来焊接难度大。铝在融化时不会发生任何颜色变化,单凭肉眼很难判断焊接情况,稍不留神就会焊穿。如何实现精准焊接?丁照民的答案是:“练,练到有肌肉记忆。”
  1986年,丁照民进厂成为焊工学徒,“每天上班,先从师父那里拿两包焊条。”一包焊条120根左右,丁照民要求自己一天内要全部焊完,“手酸到吃饭都没劲夹菜。”1987年,丁照民参加工厂技能比赛。焊工一般3年出徒,但他却在40多名焊工中拿到了第三名。此后,丁照民自修了机械制造设计大专及本科课程,还自学了铆、钳、锻等技术。
  时间一久,工厂有啥技术难题,大家总会想到涉猎广泛又热心的丁照民。2013年,加工中心的排屑器突然停转,内部铝屑无法排出,机器运转没一会,就不得不停下进行人工除屑,效率大受影响。“那东西外形像大弹簧一样,咱可以自己做。”丁照民很有信心。
  丁照民仔细观察排屑器以及和它相连的设备,不时在纸上记录数据,接着找来一根89毫米的铁管和几根方铁,反复敲打烧热的方铁,直到其与铁管曲度一致。一个多小时后,丁照民自制的排屑器被安装到了机器上,结果发现不仅可以正常使用,甚至比原来的更加贴合。
  除此之外,让工人无需反复弯腰取件的工位器具举升车、控制零部件间距的链轮室周转车、将加工粉尘溶于水再通过气体排出的净化器……30多年来,丁照民累计完成创新成果700多项,总计创收效益1000余万元。
  “一个人再有能耐,个人作用也有限。”2010年,辽源技师学院向丁照民发出邀请,深知“孩子们渴望学技术”的他选择义务授课,负责高难度焊接的实操课程教学,一坚持便是十多年。如今,丁照民已带出400多名学员,其中包括2名省级首席技师和9名高级技师。
  午休时间,丁照民走出工作室,看着车间里仍在练习焊接的年轻人说:“他们现在正是体力耐力都好的时候,勤学苦练,再把我这几十年的经验都学过去,将来他们一定会成为好工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