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回复: 1

制定平台算法,“小哥”们的声音不应缺失

发表于 2022-1-18 19:10: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裴龙翔 钱培坚)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政协总工会界别获悉,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缺乏协商沟通机制的问题,已向市政协提交相关提案,倡议有效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尽快建立健全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间的民主协商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以物流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网约送餐员、货运驾驶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已超过320万人,涉及该群体的矛盾纠纷隐患逐步显现。上海工会预防化解群体性劳动纠纷履职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全市各级工会共上报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群体性纠纷、矛盾预警和舆情共47起,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近4300人。上海市政协总工会界别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前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约车等领域均未有效建立企业与劳动者间的诉求表达和民主协商机制。
  该负责人介绍,缺乏沟通机制主要存在3方面的原因。一是行业协会组织架构不完善。当前上海外卖送餐、网约车等领域均未建立行业协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对相关行业内推进民主协商制度造成一定困难。二是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未健全,平台企业在劳动关系里完全“隐形”。三是行业主管部门主体作用不突出。当前上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较多的行业主管单位,更多侧重于通过传统途径对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进行监管,对劳动者权益维护方面力度仍有欠缺。
  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的短板,提案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担负起相关责任。如外卖送餐行业由市场监管局牵头,快递行业由邮政管理局牵头,网约车行业由交通委牵头,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持续主导推进相应行业协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建立。
  同时,支持行业工会组织建设,指导行业内企业配合工会做好劳动者入会工作。与市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进行业协会与行业工会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身利益事项开展平等协商,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劳动定额。
  提案同时建议探索建立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由相关行业协会牵头,行业工会积极参与,尽快成立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遇到用工纠纷时,能第一时间找到行业调解组织。
  提案还提议探索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民主协商制度。由市场监管、交通行政等部门会同工会,共同研究平台关联协商模式的新型民主协商制度,推动行业内头部平台企业工会和关联企业工会组织代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和关联企业就劳动者切身利益事项开展平等协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8 21:23:59 | 查看全部
开展平等协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