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3|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豆制品)判定豆腐真假何必非要引经据典

发表于 2011-3-13 17:39: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多个地区曝出有不法工厂生产“人工合成豆腐”。人工合成豆腐究竟算不算豆腐?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相关人士的时候,这位人士坦言自己也不太好判定,因为国家并没有对豆腐这个宽泛的概念给出定义。

       传统的豆腐,也就是所谓真豆腐,是用大豆磨成豆浆,再加入石膏,采用点卤的方法制成。而“人工合成豆腐”,是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和白色素搅拌沉淀制成,原料完全不同,虽然制成后也号称“豆腐”,但其实也只是形态类似而已。

       而且,豆腐的最大营养就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假豆腐不仅丧失了豆腐本身的营养价值,多吃肯定无益,甚至有害。比如白色素,是一种化学增白剂,而面粉中取消使用增白剂早已呼声强烈。显然,“人工合成豆腐”算不算豆腐,不是不太好判定,而是太好判定。

        当然,专家还引经据典,依据国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非发酵类豆制品》国家标准,豆腐的适用前提必须是:经制浆工艺制成的豆制品,“也就是说,如果是用其他工艺制成的豆制品,该标准对其并无约束力。”这其实似是而非,无论用什么工艺制成,假豆腐既然不是豆制品,却要冒用豆制品的名义上市,国家标准怎么就没有约束力?

       这让人想起“化学火锅”,由飘香剂、火锅增香剂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的火锅底料,当然是用不同于正规锅底的其他工艺制成,那么,是不是也有了一个与“人工合成豆腐”同样的问题,到底算不算“火锅底料”?

     当判定真假已不需要技术而仅仅是常识,再纠缠于技术标准之类,只是在推卸监管缺失的责任。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