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10|回复: 8

[话题探讨] [中立]像银行组织存款一样储备人才

发表于 2011-3-13 19:44: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像银行组织存款一样储备人才

不可否认,员工频繁跳槽对企业经营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我们目前却没有任何办法对此加以限制,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人才流动的速度和频率都在加快,人才也在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像以前那样从一而终的员工已经不多见了。面对新的形势,企业老板也应该调整思路,不能一味指责员工对企业不够忠诚,他们应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以主动应对这种变化,从而也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一点上,企业应该像银行组织存款一样,对待自己招揽和储备的人才。大家都知道,银行的存款按照期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定期,一种是活期,而在定期存款中,又可以分为短期存款和中长期存款。企业员工其实也是一样,即使是按照概率来计算的话,只要一家企业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在它的员工当中,就肯定会有一部分是愿意长期或较长时间内留下来的,而另外一部分可能从一进企业就抱着“骑驴找驴”的心理,本来就没打算在这里长期扎下去。这样两类不同想法的员工,不就相当于定期和活期存款吗?银行能把存款管理得井井有条,企业为什么不可以把两类员工进行分类管理,最后达到妥善管理的目的呢!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银行的定期存款有时候会转为活期存款,而一部分活期存款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会转为定期。企业的员工也是一样,有些人本来是打算在一个企业长期干下去的,但是由于企业的一些条件不像他们事先想象的那样,或者在有些环节上让他们感到了失望,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会改变主意。而另外一些本不打算在这里常呆的人们,最后可能会被企业的文化所打动,为企业老板的真情所打动,说不定还会留下来。这个道理和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有什么不同呢?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地方也很相像,银行的存款是要付利息的,但这个利息怎么也无法和银行获得的利润相比拟。同样,企业的员工也是要拿工资的,可他们拿到的工资不可能比老板得到的利润多。

银行存款也有被突然挤兑的时候,这样很可能会给银行的经营带来风险。企业的人才也有大量出走的可能,企业类似的人才风险也是存在的。那么银行方面是怎么预防这种不测的呢?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存款准备金,就是按照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专门留出来应对储户支取的。如果企业平时也专门培养一个后备队,到了人员紧张的时候,把这批人派上去,企业还在乎一个半个的人才流失吗?所以我觉得,企业应该好好向银行学一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3 23:15:41 | 查看全部
有意思,挺形象的。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11:44:49 | 查看全部
啊,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4:28:36 | 查看全部
比喻很新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20:26:01 | 查看全部
储备人才是可以的,但成本就高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5 15:28:32 | 查看全部
   佩服老师的想象力,挺丰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00:55:52 | 查看全部
我和袁老师的意见一样,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09:15:31 | 查看全部
剑走偏锋,跑题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3:49:33 | 查看全部
倒也有些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