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0|回复: 2

【写作课--478】写好导语 成功一半

发表于 2022-1-27 20:49: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写消息首先要学会写导语。写好导语就成功了一半。
什么是导语?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文字,是用很短的语句概括新闻的内容,突出新闻的精彩部分,揭示文章的主题,让读者的脑子里有一个总的概念,并希望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全部内容。导语已成为消息独有的结构语言。
        导语的写作要求简明、生动、提神,要把最重要、最生动、最鲜明的事实叙述出来,描写出来。有的导语还可以用议论式、提问式的方法,提出观点,制造悬念,以吸引读者。
        导语中是否一定要把新闻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写全?不一定。有的导语新闻五要素齐全,有的只具备少数几个,其他要素在以后的文中叙述,都是可以的。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4条:
重要 鲜明
        比如,《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在这条导语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都交待得十分清楚明白,还说出了结果,把最重要的事情讲明白了。
简明  凝练
        比如,当年日本投降时,有一家通讯社抢发的一条消息导语只有5个字:
        日本投降了!
        1949年4月22日半夜2时,新华社发表的解军渡江战役报道,导语也只有一句话: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这种叙述式写法的归纳性强,高度概括,十分凝练,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生动  趣味
        在突出事实与主题的前提下,导语可以写得生动些、活泼些、有趣皌些,这样便能牢牢地吸引住读者。
         有一篇关于培养优秀学生的报道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楚才杯”五年级作文题《给我一点时间》,让3000名被逼培优的十龄童,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的形象……
        孩子把妈妈写成“变色龙”“母老虎”,是经历了多少呵斥与责备啊!使人忍俊不忍,想把报道读完。
        有一篇报道下午版报纸创刊的消息,其导语是: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报纸比作一个人,在向读者喊话,很生动有趣。
具体 扎实
        2021年7月25日《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今天上午,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西沙永兴岛举行。三沙市正式成为我国第285个地级市,也是我国领土最南端、陆地面积最小、管辖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
        这条导语不但报道了事实,而且让读者长了不少知识。
说说非倒金字塔导语
        导语的写法从大类上来分,有两种写法:倒金字塔导语与非倒金字塔导语。倒金字塔导语讲得比较多,用得也比较多,指的是在写导语时,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以次递减,完成写作。上面所举例子,多数为倒金字塔式写法。
        倒金字塔导语起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战争中人们渴望尽快获得消息,而当时的电报业还不成熟,有时会中断。为此,记者在电传文稿时总是把最重要的事实先发出,即使电讯一时中断,报社也能把这一段发出来见报。
        久而久之,这种写法被普遍采用,由于上头重下头轻,故称之为倒金字塔写法。用倒金字塔手法写新闻,是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另一种写法是非倒金字塔结构。用这种写法时,常用散文式或故事式展开,可写现场气氛,也可写轶事趣闻,或者用引语。对于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方面的消息,可以采取这种写法。比如,一篇《农民的丰收喜悦被通胀削弱》的报道,其导语是:
        一个和煦的秋日,黑龙江佳木斯市农民王宝伟家的稻田里,一台联合收割机机正在来回穿梭,轰隆隆地忙着收获,一袋袋金灿灿的粮食不时从机器后面滚落。
        这导语如同通讯的开头一样,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走进故事情景之中。
        又比如,《人民日报》1981年10月21日刊载一则消息,其导语是:
        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的凯旋门门洞中飞过,谁会相信?法国人不相信,巴黎市警察局也不相信。但这却是真的。
        这段导语的精彩之处,在于提了一个设问,制造一个悬念,用含蓄的方式为这次神秘的事件加码,然后引出正文,设计得十分巧妙。
        导语写得好不好,往往会决定读者是否能把文章读下去,直至读完。那些冗长、枯燥的导语不能触及关键事实,又不生动,使读者得不到要领,写作者就算往下的文字再作弥补,也很难成为好稿。为了写好新闻稿,多学、多练导语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21:02:36 | 查看全部
简明  凝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8 03:29: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