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手拿一幅墨香四溢的红春联,听上一段黄梅戏经典桥段《夫妻观灯》,再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小笼包、虾籽面……这是安徽省芜湖市总工会第10场“迎春送福”活动走进中铁十四局芜湖长江隧道施工现场的情景。过年的喜庆和浓浓的暖意一扫连续阴雨带来的寒冷。当文化盛宴与当地中华老字号名小吃同时呈现在“皖江第一隧”,一群留芜在岗的外地职工欣喜不已。
就在几天前,过江隧道建设迎来重大施工节点,左线盾构机“皖江复兴号”顺利完成重达650吨的刀盘吊装,与已经掘进500米的右线盾构机一起形成“双龙共舞,蛟龙穿江”的雄壮场景。工期紧、任务重,盾构机24小时不停机,项目施工春节不打烊。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芜湖市总工会不仅邀请了3名书法家现场为职工书写春联、福字,还带来了文艺轻骑兵表演安徽独居特色的黄梅戏,将“舌尖上的中国”芜湖百年老店“四季春”的小笼包、虾籽面、荷香烧麦送到职工饭桌,让大多数家在山东的留芜职工充分享受到当地浓郁的过年氛围。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金牌蓝天工匠陈卫林也来到施工现场。见到这位芜湖赫赫有名的技术能手,数十名中铁十四局的职工立刻围了过来。陈卫林拿出金灿灿的奖章,和大家交流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感悟,分享了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喜悦和自己扎根生产技术一线20余年的经历。现场,芜湖市总工会还邀请了芜湖传媒中心大江义工队志愿者为职工提供义诊和理发服务。
据了解,自元旦开始,芜湖市总工会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稳岗留芜职工、重点工程项目工人、困难职工等群体,深入企业、社区、车间和工地组织了10场“迎春送福”活动。活动将工会送思想、送温暖、送文化、送服务相结合,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针对职工所需带去不同的送福套餐。既有全国劳模宣讲,也有送培训上门;既有书法家、艺术家现场书写春联、剪窗花,也有文艺“快闪”节目,同时还组织工会志愿者开展法律宣讲和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
在芜湖市总工会带动下,全市各级工会共开展活动百余场次,为3万余名职工送“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