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ZX68

【平台活动】盘点家乡的春节习俗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17:17:02 | 查看全部
大年初六“启市”。按照我国的习俗,正月初五迎财神,而正月初六是店铺开张的日子,大小商家会在这一天开门做生意,门板要要贴“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寓意着生意红红火火。到了正月初六,也就意味着春节禁忌可以结束了,一切恢复如常。不过现在,过年期间正是生意火爆的时候,正月初六启市的习俗很多人已经不重视了。
      初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17:18:03 | 查看全部
大年初六“启市”。按照我国的习俗,正月初五迎财神,而正月初六是店铺开张的日子,大小商家会在这一天开门做生意,门板要要贴“开市大吉、万 事 亨 通”的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寓意着生意红红火火。到了正月初六,也就意味着春节禁忌可以结束了,一切恢复如常。不过现在,过年期间正是生意火爆的时候,正月初六启市的习俗很多人已经不重视了。
   初六.jpg
       大年初六可以开门做生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17:20:48 | 查看全部
       大年初七“人日”。传说中,女娲在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正月初七是女娲创世神话的“人日”,因此正月初七是人类的诞辰日。外出的游子过年前要回来和家人吃团圆饭,过了“人日”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的下午要吃“长面”,寓意着平安以及不忘家。此外,对于农民来说,人日一过也就意味着要准备春耕生产了。
初七.jpg
     大年初七吃一碗长寿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 19:45:41 | 查看全部
春 剪纸 单瑞金 作.jpg 福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 00:13:54 | 查看全部

回 10楼(dongzi) 的帖子

好一幅“福满.春”剪纸,喜庆祥和。感谢张老师参加活动,抢占了第一个沙发啊,奖励鼎币200元。祝虎年快乐!
          1GJ6[Z[}VNT%]KWQGF5XW.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 00:20:29 | 查看全部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我们家乡没什么讲究和习俗,主要是看天气占卜算卦,初八,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八.jpg
        初八看星象占卜来年盈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 00:24:38 | 查看全部
农历大年初九,我们这里倒是没有什么习俗。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九.jpg
      大年初九,民间祈雨、向玉皇大帝祝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 00:28:14 | 查看全部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我们家乡在初十没有其他讲究,过年就可以了。
       初十.jpg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 00:30:32 | 查看全部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
         初十一.jpg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 00:33:42 | 查看全部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二、十三、十四.jpg
      正月十二出头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