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0

青岛市市南区总工会“六送”服务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更安心

发表于 2022-2-1 14:29: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云南路街道总工会工作人员史晓振以工会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指尖入会感受娘家人的温暖”宣传活动,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月工作。
  据了解,青岛市市南区总工会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月为契机,以送温暖关爱、送学历提升、送法律维权、送心理服务、送工作岗位、送平安保障“六送”服务为抓手,把温暖不断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坎上。
  一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总工会把关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积极探索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新路径。去年8月份,青岛市市南区总工会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专题会议,就如何贯彻上级总工会会议精神,做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提出具体要求。印发《市南区新就业形态建会入会集中行动方案》和《关于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的通知》,切实明确工作任务和方向。倡导工会干部每人联系10至2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零距离心贴心服务,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听取诉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向。
  前不久,在青岛市市南区务工的吕先生将一面写有“捍卫法律尊严、维护职工权益”的锦旗,送到市南区工会维权服务站,感谢市南区总工会帮助追回2万余元的工资。吕先生感慨道:“在最无助的时候,是工会娘家人帮我讨公道!”这是市南区总工会发挥工会法律服务站点作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代理仲裁诉讼等法律援助工作的缩影。
  在技能提升方面,市南区总工会着力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充分发挥工会 “大学校”作用,将“不脱产、不离岗、不离厂”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服务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通知下发后,平台收到260余人次报名信息。此外,通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举办家庭空间塑造师职业技能大赛,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市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南区总工会利用“齐鲁工惠”APP平台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线上活动,积极落实“真情协商,和谐共赢”品牌服务工作,引导大家注册认证电子会员,以工会普惠化、精准化服务带动入会,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激发入会动力。依托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心世界·新天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线上心理咨询服务;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免费提供心理知识讲座,户外减压拓展活动等服务。依托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健康体检等活动,在重点时间和节假日,对新业态职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健康保障行动,赠送1700余份一年保障期的互助保险服务。
  市南区总工会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形成单独建会、行业建会、个人入会三种建会入会模式。去年9月份,成立市南区物业行业工会联合会,涵盖14家物业单位,吸纳近2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在街道办事处成立网约送餐员联合工会委员会,吸纳两处外卖站点200多名外卖送餐员加入工会。
  “开展‘六送’服务活动,就是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整合工会服务资源,将工会普惠服务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延伸。”市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南区总工会深入探索推行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方式,举办主题活动现场集中入会等做法,增强会员意识,扩大工会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