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幸福是一种被关心、被认可的感觉。”刚刚因班组“小创新”受到奖励的豫光锌业二厂电解二工段运转班电调工李小伟这样说。
“那是刚参加工作的一天,我上白天班。”小伟回忆说:“当我所在的班组开完班前会后,我带着心爱的工作工具——一把小铲,好奇地走上了电解槽平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可是,正当我调整电解液流量时,可怕的事发生了——我的小铲掉到了溜槽里!当时,心中那个急啊,真恨自己粗心大意!要知道小铲如果融化掉,电解槽里的铁含量很有可能会超标!越想越怕,就马上告诉了班长马军。一向遇事沉稳的他,顿时神情凝重,但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破口大骂,反而关心的问了我有没有被烫着。同时告诉我:‘你快点戴上长手套,去机修班,拿来小钎,在掉落的地方先捞捞。’说完,他焦急地跑向工段办公室。当我满头大汗的捞着小铲时,副工段长卢新涛跟在他后面来到电解槽平台。卢新涛说:‘小伟,把手套、小钎给我,让我捞。你一个刚来的大学生,没力气,经验不多。’说完,就动手捞起来……终于,小铲被他捞上来了。我也被他的关爱所感动……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领导的关爱,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我工作更加尽心尽力了。”小伟说:“一直以来,电解原液输送通过从溜槽通向电解槽的是一排‘7’字管,管内壁很易结存结晶,工人清理结晶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在清理过程中很易损坏‘7’字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今年年初,我和工友提出了用粗口软管来替代‘7’字管的合理化建议。工段很快就把‘7’字管全部更换成钢丝软管。这项技改虽然投资很小,但效果却十分明显。清理结晶难度大大降低,清理过程中,很少有软管损坏,节省工段材料损耗1万余元。今年3月15日,工段还因这项‘小创新’奖励了我们。” (屈联西)
|
|